【車廠故事】鋼鐵人的專屬車廠 – 來自矽谷 異軍突起的電動車品牌TESLA

原文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ine 

Tesla_01

誕生於2003年,總部最早設在加州聖卡羅斯(San Carlos, CA)的TESLA,近幾年來在全球車市掀起了不小的風波。這個在2008年以前幾乎無人知曉的電動車廠,如今的聲勢可說是如日中天。這其中經過了2009年的Model S發表、2010年於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2012年發表Model X以及今年3月所發表的最新Model 3車型,TESLA可說是將人們對於車的認知更往前推進了一大步。以往動力、續航力孱弱的電動車,卻成了兼具環保與性能產品,現在還宣佈進軍台灣市場。我想這一切都是你我當初都料想不到的事吧!此次就讓汽車線上帶領你探索這個來自矽谷(Silicon Valley),充滿傳奇色彩的車廠。

 

創立之初 沒人看好的小眾車廠

TESLA這個名字,是當初車廠成立時,以著名的電氣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cola Tesla)為名而起。成立於2003年的TESLA,最早是由馬丁・艾博哈德(Martin Eberhard)、馬克・塔本寧(Marc Tarpenning)於2003年7月所創辦,兩人找來了伊恩・萊特(Ian Wright)擔任公司的工程師。而人們所悉知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在賣掉先前所創立的的PayPal給Ebay後,帶著資金成為TESLA當時最大股東並且出任董事長。隨後伊隆・馬斯克也找來了JB・史特勞貝爾(JB Straubel)擔任公司的技術高層。至此,TESLA創立之初的核心團隊才算正式到位。

繼續閱讀

廣告

Tesla 終於來台灣了》準備好信用卡上網預定 Tesla Model 3 吧!超級充電站可能跟著佈局台灣

1-2

原文刊載於:科技報橘 TechOrange

Tesla Model 3 發佈,一週內全球賣掉 32 萬台!

32 萬台很多嗎?讓我們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吧!到目前為止,全世界賣得最好的電動車就非 Nissan Leaf 莫屬。從 2010 年上市至 2015 年底,花六年,總共賣了 20 萬台左右。Tesla Model 3 在發布隔天就破了這個紀錄,接著是一週時間內超過 32 萬張預定單,足足超過了 Nissan Leaf 的 1.5 倍。這樣的成績,我想就算是同等級的一般內燃機引擎車大概也是望塵莫及。這 32.5 萬張訂單也為 Tesla 帶來了超過 140 億美金(約 4530 億台幣)的銷售額。

  • Tesla Model 3 憑什麼?

首先,是 15 吋的懸浮中控台觸控螢幕,用來控制車內包含冷氣、導航、影音系統甚至是車聯網的中樞系統;接著是 345 公里以上續航里程,遠大於 Nissan Leaf(搭配 30kWh 電池組車型)的 170 公里;再來就是優異的加速性能,0 至 96km/h 衝刺可於六秒內完成;還有兩種驅動模式,分別是後驅單馬達以及四驅雙馬達版本;最後再外加前後各一的行李箱空間(因為沒有引擎)和全景式天窗等配備。

繼續閱讀

Tesla一夜狂接23萬張訂單!裕隆裕隆你擦亮眼

原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Tesla motors

美國西岸時間3月31日晚間8點30分,電動車產業鉅子特斯拉(Tesla)發布旗下第四款車Model 3。還未真正上市、售價僅3.5萬美元的Model 3,截至我敲下鍵盤的這一刻,已經接到全球23萬張訂單。

23萬張預接單?我想特斯拉又再一次的創下電動車銷售紀錄。不同於以往動則十數萬台幣的預購金額,這次你只要付出1000美元便可以在特斯拉官網上下單(目前特斯拉官網已經開放台灣地區買家預定)。當然,你還要具備相當的耐心,因為依照慣例,特斯拉的生產線很可能無法一次負荷這麼多的訂單。根據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說法,最快也要等到2017年底才有辦法交付第一批Model 3到客戶手上。

來看看這部Model 3具備了如何的能耐?首先,15吋懸浮式螢幕成了全車亮點,另外在外觀上還有流線的短車尾設計和全景式天窗車頂,再加上可於6秒內從0加速至96 km/h的衝刺性能,以及345公里以上續航里程。而Model 3也和現行的Model S一樣都具備兩種驅動模式,分別是後驅單馬達以及四驅雙馬達版本。

不過相較於Model 3的面市,我想台灣電動車迷們更關心的是特斯拉即將來台的消息。其實早在2009年以前,特斯拉就已經在台灣設廠。若不是當時的美國政府向特斯拉下最後通牒:想拿高額補助,就要把產線移回國內!特斯拉才黯然收起位在龜山的工廠,離開台灣返回美國。而在今年3月, 特斯拉向台北市政府登記分公司「台灣特斯拉汽車有限公司」獲得核准設立。這也表示特斯拉即將重啟在台業務發展。

繼續閱讀

TESLA Model 3發表!15吋懸浮式螢幕成亮點

原文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line

35,000美金售價 預接單全球破15萬張

Model 3可說是TESLA搶攻中低價位車款的重要作品。從TESLA成立至今超過10年頭,首次發表面向一般民眾的中低價位車款。售價僅35,000美金的Model 3一發表就已經獲得全球買家的注目,目前已經有超過15萬張的全球訂單。相信這也會是TESLA生產線的另一挑戰。

繼續閱讀

拜託!特斯拉電動車不是讓你用來「公路旅行」的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為何會下這樣的標題?那是因為一篇刊載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的文章〈特斯拉車主的中國大冒險吸引了我的注意。

這篇文章是一位來自上海的特斯拉Model S車主所撰。這位仁兄突發奇想地來了趟自駕遊,一路從上海開著特斯拉Model S 85,行駛了1300公里來到帝都北京。在歷經了3天的續航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完成了此次有驚無險的旅程。

他老兄還特別引述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言論:「中國車主擔心購買電動車後難以到充電站,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車主Alexandra Ho說他此次的旅程為的就是要試試今年2月伊隆馬斯克的言論是否屬實?

先不論其言是否屬實,但我想伊隆馬斯克不是個笨蛋,因為他深知電動車的使用概念完全與內燃機引擎車不同:電動車是絕佳的都會通勤工具,但它絕不適合拿來公路旅行。試問:若是身在台北要出差到高雄,你會傻傻的開車嗎?長途旅行還是會選擇飛機和火車吧。

繼續閱讀

除了炫耀「我比你潮」,請給我一個花12萬8買Gogoro的理由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gogoro.com

Photo credit: gogoro.com

這幾天台灣產業界最熱的話題,莫過於有王雪紅和尹衍樑投資的Gogoro Smartscooter電動機車以12萬8售價上市的消息。

身為產業界的一份子,不關注這樣熱的話題實在說不過去。但是這幾天大家看的消息有點多,老調重彈實在沒有意思。讓我們來從不一樣的觀點,來看看Gogoro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作為世界上密度第一的機車市場,Gogoro這一步走的算是險棋。你可以說台灣和歐美市場比起來相對較不成熟,但是對於機車這檔事,情況恰好相反。要在這樣成熟的機車市場推出相對高單價的產品,就要有準備被噓到爆的心臟。怎麼說呢?

先看看台灣主要的機車消費族群:台灣做為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00人有67輛機車),幾乎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有機車。讓我們仔細瞧瞧,目前台灣機車市場最普遍為人接受的就是125cc機車,這樣的機車多半售價落在5萬到9萬台幣之間(貴一點的會接近10萬,Vespa等高檔scooter不在此列)。然後再看看目前台灣的月收入薪資所得水準,約落在3.5萬台幣左右。這樣的薪資水平,買一部通勤用的機車,勒緊褲腰帶半年應該就有了。

但是如果用這樣的計算方式要買Gogoro Smartscooter呢?我得先餓肚子半年(因為還有水電房租手機費等著我繳),然後再分期7,500繳12個月。爽一年免費換電之後,隨後每個月要再繳899元電池月租費。

繼續閱讀

特斯拉的儲能電池看起來很棒,為什麼台灣不發展太陽能要蓋核電廠?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tesla-powerwall

「讓能源做更有效率的應用。希望美國有朝一日不用再倚靠化石燃料來創造電力。」-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這次不賣車了!改推出家用電力儲存系統Powerwall。馬斯克這次又出了什麼新點子?Powerwall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白天上班出門工作的時候,家中的太陽能板幫你把發電之後的能源儲存在Tesla Powerwall當中。當你需要用電時,再將先前儲存好的能源供給使用。

繼續閱讀

IT產業造車可行嗎?從Google無人駕駛汽車談起

文章刊載於:汽車線上Auto-online三立新聞網 setn.com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標題:Google、Apple、阿里巴巴…IT大廠搶進汽車產業,「鍵盤取代方向盤」可行嗎?

o-DRIVERLESS-CAR-facebook

2015年,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就要過了一半。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一場由IT產業帶領的產業革命已然掀起了序幕。這場革命發展至今,不可否認的是IT產業已經延伸至各個角落,以往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價值正在解構。如今,就連原本門檻極高的汽車產業,也受到了強大的挑戰。IT產業對於傳統產業的蠶食鯨吞,就逐漸在我們眼前展開。

汽車產業在上一波電動車崛起受到了不小的震撼,2008年金融海嘯以及油價高峰引起的天翻地覆,已經讓汽車巨頭們逐漸了解到新興能源這股勢不可檔的趨勢。雖然這一波的油頁岩革命所造成的油價下降稍稍地讓傳統汽車產業獲得了些許喘息,但最近崛起的IT產業造車,又讓汽車產業有種腹背受敵之感。其中,又以Google這個網路界巨頭所引領的無人駕駛汽車(Driverless Car)最受矚目。

繼續閱讀

伊隆・馬斯克的中國夢! 特斯拉中國行不行?

原文出處: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line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eaa20c8bc0c0a9c812473cb63e5c38ae from inside.com.tw

2014年的第四季對電動車巨擎TESLA來說絕對不是一段好過的日子。先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有可能和BMW合作的公開言論得不到BMW的認同,間接導致了TESLA在納斯達克(NASDAQ)的股價下跌。隨後再遇上特斯拉中國區總裁吳碧瑄離職,而這已經是這家積極搶攻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廠兩年內的第三次高層人事異動,當然頁岩氣革命導致油價下跌這時候也要補上一槍。面對一連串的負面消息,許多人對這家電動車廠未來的發展從一開始的樂觀演變至今,也漸漸露出了疑慮。

TESLA,一家從矽谷發跡的電動車廠,其商業經營模式和傳統汽車有著相當的區別。傳統汽車業相對的保守,在TESLA身上看不到。我想,這和TESLA的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的行事作風有相當大的關係。這位南非裔美籍的矽谷金童,總是有著出其不意的點子和用不完的精力。這樣的特質與矽谷的創新理念可說是天作之合。但這也讓這位「鋼鐵人」在進攻目前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大陸時卻是處處碰壁。

繼續閱讀

BMW或入股TESLA?!Elon Musk葫蘆裡賣什麼藥?

原文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line三立新聞網 setn.com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nes

或許是被這一波的頁岩氣革命逼急了,原本大勢看好的TESLA電動車,股價在2014年12月的第一週硬是下跌了6%。和前些日子的風光相比,面對DAIMLER集團和日本豐田TOYOTA大幅拋售持股的特斯拉,似乎遭遇了發展上的一些困難。

1418569294

 

和傳統汽車產業不同,就算不賣電動車,TESLA也沒有內燃機引擎車(也就是俗稱的汽油、柴油車)作為後盾。面對沒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套路可用,TESLA在電動車的發展道路上,只有一股腦往前的份。背後,除了深不見底的懸崖外,等著看好戲的可是大有人在。

因此,把電動車產業這塊餅做大,是TESLA持續在做的事,所以才會有先前開放專利這樣大膽的作為。(相關文章:電動車產業的一劑續命針: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是為了改變世界,還是不得不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