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場國際車展 CES成智慧移動的展現平台

文章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line 三立新聞網setn.com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甫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結束的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國際消費電子大展),從去年開始,已經變成了各家汽車大廠展現車用電子技術的最佳平台。去年的CES上,FORD展出了C­Max太陽能混合動力車;MERCEDS­BENZ則是和矽谷新創公司Pebble合作,推出了可以和汽車互聯的Pebble手錶;TOYOTA則是展示了FCV燃料電池車,而AUDI則是和Google合作,在AUDI的導航系統上整合了Google Earth的衛星圖像和街景模式,並且也進一步展示了其車輛自動駕駛技術。 今年,各家汽車品牌說是變本加厲,搞得CES被喻為新年的第一場國際車展。當然,無論是傳統汽車大廠、車用電子品牌亦或是軟體電商等,無不部將CES當作展現自家最先進電子技術的最佳平台。身為一個車迷,2015的CES看點有哪些呢?

MERCEDES-BENZ無人駕駛概念車F015 Luxury inMotion

MERCEDES-BENZ的無人駕駛概念車F015 Luxury inMotion

說到無人駕駛,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Google的Driverless無人駕駛汽車。為了不讓Google專美於前,MERCEDES-BENZ這款F015 Luxury inMotion概念車將無人駕駛汽車提升到了另一個境界:透過車聯網將駕乘者安全的送達目的地,汽車只是人們從點到點的運輸工具,任何的交通路況以及操駕皆不需駕駛人操心。同時由車名也可看出,F015 Luxury inMotion也融入了“奢華”的概念,讓汽車成為了人類除了家之外的第二個生活空間。

F015 Luxury inMotion奢華的內裝

繼續閱讀

廣告

電動車產業的一劑續命針: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是為了改變世界,還是不得不為?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矽谷傳奇人物,身兼特斯拉Tesla、SpaceX首席執行官以及SolarCity董事長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這一會兒又有什麼驚人之舉?

上週末,這位科技狂人宣布將會開放所掌管的特斯拉Tesla電動車旗下有關的專利供其他人使用,採用「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概念,使用者可免費下載。

特斯拉從來就不是一個只會單打獨鬥的企業,我想這和創辦人馬斯克有相當大的關係。馬斯克似乎早就已經瞭解到,要完成他的夢想,也就是改變人類現有的生活方式,必須藉由群策群力。因此,開放特斯拉與電動車有關的專利,只是遲早的事。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繼續閱讀

索尼與福特CEO帶領老公司轉虧為盈的「唯一」關鍵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Wikipedia

2013 年,索尼CEO平井一夫,成功帶領索尼從連續五年巨額虧損的慘況到今日的轉虧為盈。而福特的CEO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則是帶領福特成功地挺過金融海嘯,在歐洲、亞洲以及美洲等地繳出漂亮成績單的一年,讓福特成為三大巨頭當中首先獲利的車廠。這兩家企業 都具有相同的特質——出色的領導人以及資源整合策略。

說到這邊,就不得不提到兩個產業龍頭起死回生的經營策略:索尼有「One Sony」策略,福特也有「One Ford」策略。

繼續閱讀

【海外試駕】FORD Fiesta北美四門版本

不敵配備豐富的台灣Fiesta掀背版

刊頭圖

若不是耶誕節前夕發生小事故,愛車的後保桿被“A”到了那麼一下,筆者應該也不太有機會在美國開到像FORD Fiesta這樣的小車。當筆者向保險公司表明需要一部不要太耗油的代步車,保險公司和租賃公司立即幫筆者安排了目前僅在美國和中國大陸等地區才會出現的FORD Fiesta四門轎車版。實在很難想像在美國這樣一個習慣於大車文化的國度,從2008年起大夥對於這樣的迷你小車竟然逐漸有了興趣,而此現象在舊金山這樣的都會區更是明顯。除了好停車、方便之外,我想超省的油耗表現恐怕才是這類行小車逐漸風行的主因。

由於是基本款,因此車頭的霧燈被兩塊塑膠取代。

北美小車市場逐漸萌芽

無論是 MINI、SMART Fortwo還是去年剛上市的FIAT 500,北美的眾多都會城掀起了一波小車風潮,開慣了大車的北美民眾真的感受到油價讓荷包縮水這件事。於是乎無論大車小車,在北美市場都開始強調一加侖汽油可跑多少英里。光看MAZDA所推行的SkyActiv技術便可以知道若是不強調油耗的經濟性,現在要在北美賣車可不是這麼容易。更盛者如HYUNDAI在去年就已經推出一加侖可跑40英里(高速公路里程)的Elantra,逼近混合動力車的油耗以及便宜的售價在推出之際皆讓人感到驚喜。

相較之下頂極版本的內裝配備豐富不少。

繼續閱讀

FORD Mustang V6 Convertible

海闊天空 玩樂至上

敞篷車在台灣人耳裡聽來就是有那麼點不切實際之感,似乎這樣的產物根本就不適合台灣這個一年到頭都在下雨的海島型氣候國家。路上就算要找部雙座兩門的跑車都非易事,遑論拉風有餘、實用不足的敞篷跑車。不過若是將場景轉換至美洲大陸的Golden State–加州,那麼將又是會是另一番風景。為您獻上-2010 FORD Mustang Convertible。

短短的幾秒鐘,Mustang變身上空美女!

繼續閱讀

大車式微 小車崛起

北美未來車市觀察分析

北美,這個向來被世界各地汽車製造商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汽車市場,在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當中,變化可謂不小。汽車這個跨時代的交通工具,在19世紀 末問世之後,縮短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像美國這樣一個倚靠汽車為交通工具的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部車以上,汽車對美國人來說,就像是日常生活用品 般平常。進入21世紀後,這塊汽車界大餅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複雜的美國公路網,圖為加州公路網地圖。

美國的大車文化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百科全書的記載,美國的面積為9,166,598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聯邦、加拿大、中國,為世界面積第四大國。在地理位置上,美國位在中緯度的地區,擁有宜人的氣候,同時土地面積平原佔了大多數,地大物博,可說是相當適宜居住。相較於中國大陸的13億人口,美國的3億人口可說是少了許多。

傳統的美國大車,排氣量都在4-5000c.c.以上,還要配上又大又長的車身。

許多先天的環境,讓這塊大陸的居民,擁有汽車的數目比其他國家以及地區都要多上許多。然而汽車工業在美國的發展,也不同於其他地區,2007年之前,GENERAL MOTORS(簡稱GM,即通用汽車)為世界第一大車廠。除了GM之外,FORD也是不容忽略的汽車大廠,早在1908年就產出第一輛Model T,隨後更在1913年開始了大量生產的歷史。同時,作為汽車工業的發祥地,美國的公路網,根據2004年時的統計,總長為6,407,637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雖然大城市中都有大眾運輸工具,不過汽車還是佔有相當的重要性。

美國大量生產汽車的開始:FORD Model T。

正因為公路網是如此的發達,美國的大車文化更是其來有自。在一望無際的州際公路上,一部舒適的大車成為了必需的條件。同時便宜的汽油,更是讓美國有足夠的理由發展大馬力、大排氣量的“美式大車“,這樣的大車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美式文化產物。在過去的數十年之中,航空業還不如今日般發達時,Road trip(公路旅行)常常是一般美國家庭放假時喜愛的活動之一。當然,也不能忘記那只有美國才會出現的大型露營車,更是美國汽車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美式露營車,Road trip的好幫手!這一類車型也寫下了美國汽車歷史傳奇的一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