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之後的再一次汽車革命 – 無人駕駛系統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自動駕駛系統若上路 最大的危險是?

Photo Credit: The SARTRE projectPhoto Credit: The SARTRE project

1985年,電影《回到未來》第一集上映。2010年美國還舉辦了25周年的紀念重映。當時在第二集中可以飛天的時光機器,尚未在20多年後的今時今日成真;甚至當時電影中博士從垃圾桶當中撿起的垃圾燃料也並未普及,人們仍大量依賴石化燃料作為汽車動力來源。

繼續閱讀

廣告

北歐,和你想的不一樣?

趁著九月初公司派我和幾個新進同事到歐洲培訓,我有兩個禮拜的時間待在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Gothenburg)旁的特羅爾海坦(Trollhättan)小鎮。

一般人說起北歐,首先許多人會先想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三個國家,分別是:挪威、瑞典和芬蘭。然後再來就是想到以前地理課本上教過的這些位在高緯度國家的冬季寒冷天氣。喜歡工業設計的人必然也會想到北歐的極簡風、聞名全球的瑞典IKEA家具以及昔日堪稱手機大廠的NOKIA和ERICSSON。而對於像我一樣的汽車人來說,絕對不會忽略的就是以安全著稱的VOLVO汽車和製造飛機起家的SAAB。

當然除了這些品牌,北歐國家最令人稱道的莫過於社會福利制度。在北歐國家的國民基本上從出生一直到死亡,政府有著一連串的社會保險制度,可以讓人民從出生到死亡都充分的受到國家的照顧。當然,天下無白吃的午餐,享受來自國家的社會福利,所要付出的「成本」必然是相當的高。北歐國家的稅收是出了名的高,有著各種名目的稅。而生活的支出比起亞洲國家甚至是有些歐洲國家也是高出不少,光是搭幾站公車,要價超過100塊台幣。當然這些稅收和支出大多數都回歸到人民身上,讓人民享有高品質的社會福利。

繼續閱讀

二十一世紀十年車壇大事紀(下)

出線!新興價值

二十一世紀的十年車壇大事紀,是筆者就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車壇影響甚劇的事件所作的歸納。其中在上輯中提到的傳統美國品牌的崩解以及新世代能源的興起,可說是讓世界洗了一場三溫暖般。此篇將延續上輯,再帶領讀者們縱觀這變化萬千的世界車壇。

M型社會下的M型車市。連開慣大車的北美也玩起小車來了!MAZDA 2以平價小車之姿進入北美。

繼續閱讀

車壇設計面面觀

是抄襲還是大一統?

AUDI 概念車Rosemeyer,預告了AUDI的設計方針。

橫跨了兩個世紀,汽車從19世紀末將交通史帶進另一個里程碑。經過了百多年的演變,汽車從原本有錢人家的奢侈品到現今家家戶戶的必需品,這樣的進步可說是不小,當然這也和中產階級的崛起有著很大的關係。然而當汽車的功能性逐漸完備,引擎出力也越來越大的同時,造型這個領域就成了一個各家車廠爭奇鬥艷的場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