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去矽谷加入……電動車新創公司

原文出處: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Silicon-Valley-MapPhoto Credit: PRNewswire

一直以來,矽谷一直都是科技、網路新創產業的集散地。無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Apple、Google還是近年崛起的Facebook,都是在這個北起舊金山、南至聖荷西的美國加州灣區孕育成長。

2009年,一直關注汽車業的我,卻嗅到了另一股從矽谷崛起的勢力。

這一年,美國正要從2008年底的金融海嘯中站起來,整個汽車產業瀰漫著一股節能減碳的氣氛,以往在美國汽車市場總是敬陪末座的小型掀背車越來越受到大城市中人們的歡迎。接著,總部位於美國矽谷Menlo Park(門洛公園)的電動車廠Tesla(特斯拉)宣布要將旗下的Model S電動汽車量產化上市。緊跟在後的就是一場來自「電動車」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逆襲。

繼續閱讀

廣告

搞新創!你夠有種嗎?

矽谷(Silicon Valley),一個夢想的承載地,也是美國多數新創公司發源地。

這邊匯集了幾乎所有你可以講得出名字的網路、科技新興產業,包含Facebook、YouTube、Google以及Apple。就連目前在車壇上 最夯的電動車,在矽谷你也可以看到Tesla Motors。這些新創產業公司,成立的時間幾乎都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從極小的資本額和極少的人力開始,當被創投公司相中,有了天使投資者或種子基 金投入之後便快速成長,走向上市公司一途,在納斯達克(NASDAQ)占有一席之地。

何其有幸,筆者在矽谷參與了這場新創產業運動。在美期間,我曾以實習生的身分進入位在矽谷山景城的一家電動車系統公司。雖然公司手中握有電動車核心技術, 但當時這還是一家僅有不到10人研發團隊的電動車系統公司,這等型態儼然就是典型的新創公司。就像Facebook創立之初一樣,我們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 生甚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