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這幾天台灣產業界最熱的話題,莫過於有王雪紅和尹衍樑投資的Gogoro Smartscooter電動機車以12萬8售價上市的消息。
身為產業界的一份子,不關注這樣熱的話題實在說不過去。但是這幾天大家看的消息有點多,老調重彈實在沒有意思。讓我們來從不一樣的觀點,來看看Gogoro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作為世界上密度第一的機車市場,Gogoro這一步走的算是險棋。你可以說台灣和歐美市場比起來相對較不成熟,但是對於機車這檔事,情況恰好相反。要在這樣成熟的機車市場推出相對高單價的產品,就要有準備被噓到爆的心臟。怎麼說呢?
先看看台灣主要的機車消費族群:台灣做為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00人有67輛機車),幾乎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有機車。讓我們仔細瞧瞧,目前台灣機車市場最普遍為人接受的就是125cc機車,這樣的機車多半售價落在5萬到9萬台幣之間(貴一點的會接近10萬,Vespa等高檔scooter不在此列)。然後再看看目前台灣的月收入薪資所得水準,約落在3.5萬台幣左右。這樣的薪資水平,買一部通勤用的機車,勒緊褲腰帶半年應該就有了。
但是如果用這樣的計算方式要買Gogoro Smartscooter呢?我得先餓肚子半年(因為還有水電房租手機費等著我繳),然後再分期7,500繳12個月。爽一年免費換電之後,隨後每個月要再繳899元電池月租費。
用這樣買125cc機車的思維來比價Gogoro Smartscooter似乎很不划算。這邊讓我們回顧一下當年Tesla在美國推出第一輛電動車Roadster時的情形。
在Tesla推出Model S之前,第一輛電動車Roadster用的是Lotus Elise的底盤,AC Propulsion的系統,要價11萬美金,但Tesla賣一輛就是賠一輛。當時的Tesla積極地尋找其他的機會,兼作系統供應商,幫Mercedes-Benz、Toyota做系統,藉以支撐其營運。
直到Model S,Tesla才全部自己來包辦所有設計和工程。
當時候的Tesla Roadster,其目標客層非富即貴,許多名人富豪趨之若鶩,包括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等都是Tesla Roadster車主。
這樣的情況也告訴我們,開Toyota Prius的車主、講求環保的人士,可能不是當時Tesla的主要客層。Tesla先用Roadster告訴大家,電動車不再是跑不快且低單價交通工具,電動車也可以是很潮、很時尚的玩具;隨後再用Model S來告訴大家,電動車成為日常交通工具的無限可能。
如果我們用上述的角度來看Gogoro現階段的行銷宣傳手法,不也是一樣?因為這部電動機車目前看來就是有錢人的玩具(看看買一部十多萬Vespa的人,有可能用Vespa來通勤嗎?我相信不多),只是Gogoro現階段遇到的是習慣買125cc機車的台灣普羅大眾,這些人不是Smartscooter的主要客層,所以噓爆Gogoro只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此時也會有人說,Gogoro的目標市場是全世界,台灣目前推出的Smartscooter僅僅是其進軍世界的第一步而已。我相信Gogoro絕對有進軍世界的野心,但說到這邊就牽涉到目前全世界對於電動車所面臨到的困境:政策和充換電站網路建構。
Gogoro GoStation的建構,首先就是得和台北市以及新北市取得合作的關係。這在台灣或許不成問題,畢竟Gogoro是台灣在地的品牌。但是如果今天是到了中國大陸、美國以及歐洲呢?
想想當初Tesla要進軍中國大陸,光是快速充電站的建構就搞了許久(相關文章:前景看好的特斯拉為何2年換3個總裁?「矽谷金童」馬斯克充滿艱辛的中國夢),同時還得適應中國大陸對自主、合資電動車品牌所採取的保護政策。
再看看荷蘭推出的Bolt智慧速克達,未來都可能是Gogoro的競爭對手。如果Gogoro的野心是想要建構統一規格的電池組和電池更換站,那可能得先請他們做做有關Better Place的個案研究了。
最後回到那些可能會掏出12.8萬買這部電動機車的客層:人生勝利組+無限期支持綠能交通工具+就是喜歡高端設計品牌。
說了那麼多,我想現階段會買Gogoro Smartscooter,應該就屬符合上述三樣條件的人了,因為你根本不用告訴這些人Gogoro的CP值到底有多高。這些人基本上也不會拿機車來當作代步工具,騎Gogoro Smartscooter只是想告訴你:我的理念比你先進、比你潮!
相關閱讀:
新年的第一場國際車展 CES成智慧移動的展現平台
引用通告: 從Gogoro推出新的資費方案,看新創產業因應市場的即時策略調整 – 小人物 Unbi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