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報導】甩尾方程式Formula Drift

第六站—加州Infineon賽道

刊頭圖

身為一個車迷,生活在美國可說是再幸福不過的事。除了常常可以見到許多與眾不同且風格出眾的好車之外,最興奮的莫過於各項大大小小的精彩賽事。舉凡美國利曼(American Le Man)、印地賽車(Indy Racing League)、全美房車賽(NASCAR)等,都是許多車迷耳熟能詳的賽事。前些陣子AOL曾為大家報導過來自日本的D1甩尾賽事遠渡重洋來到美國舉辦D1 USA美國賽事,殊不知原來早在2004年美國就已經有自己的甩尾賽事—Formula Drift。

美日跑車經典對決!但是車體塗裝是不是放反了?

Formula Drift緣起

說到Formula Drift這項賽事,就不得不說到來自台灣的廖俊傑Jim Liaw 。自小身為台灣移民的 Jim,從高中開始便喜歡上賽車運動。擁有高學歷的他,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畢業之後便投身進入賽車事業。2003年舉辦了第一次示範賽之後,Jim興起了自辦賽事的念頭,於是和同樣喜歡賽車的Ryan Sage創立了Formula Drift這項系列賽事,自2004年起開始了一系列的甩尾比賽。

DODGE Challenger甩起來也是不輸一干日系跑車。

然而Formula Drift的甩尾比賽初期在美國並不如其他賽車般受注目,同時在技術上美國選手的素質也較參差不齊,幸好有來自於美國本土的眾多企業的贊助以及支持,時至2010年,Formula Drift也已經進入第七年,更在2006、2007年移師海外至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等地,2008年更是紅回亞洲–新加坡,2009年系列賽事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泰國等站,今年更吸引了來自12國共53位選手參戰,讓賽事更顯精彩。

全場發出最多怪聲的240SX,瞧瞧那引擎蓋上的機械增壓,高音頻讓人無法忘卻它的存在。

第六站—北加州著名賽道Infineon Raceway

熟悉電玩“浪漫跑車之旅 (Gran Turismo)”的車迷或許聽過這樣一條賽道—Infineon Raceway。這條賽道除了是條封閉賽道之外,其中也包含了老美喜愛的直線加速賽到,而此次Formula Drift的第六站也是在此舉行。位在加州Sonoma的Infineon Raceway總長2.52英里(4.06公里),最早於1968年啟用,目前主要賽事包含全美房車賽(NASCAR)、印地賽車(Indy Race Series)以及直線加速競賽(National Hot Rod Association –NHRA)等。

SCION tC不是應該是前驅車嗎?你沒看錯,來到這邊的SCION tC早已變成甩尾式樣的後驅版。

當然和其他賽事比起來,甩尾比賽需要用到的場地不如其他場地來得大,不過精彩度當然卻不輸人,現在就讓我們來瞧瞧2010年Formula Drift甩尾方程式第六站Infineon Raceway的比賽! 

加州Sonoma著名的賽道—Infineon Raceway。

32-16強賽事 競爭激烈

由於每場賽事都有50幾位車手進行角逐,因此Formula Drift在第一天的賽事當中便依照選手個別的表現來作評比,選出最後32位選手進入第二天的賽事。當選手在進入32強之後,經過第二天早上的自由練習,下午開始便是精彩的32強追走賽。

精彩的四強對決賽!

和D1賽事不同的是,Formula Drift在進入32強之後就開始了精彩的追走賽,或許是因為參賽人數眾多的原因,這和D1 USA在16強之後才有追走賽的賽制有些許的不同。然而在32強追走賽當中,有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好手,其中不乏北歐挪威、瑞典,西歐愛爾蘭,大洋洲紐西蘭以及亞洲香港的選手。各家好手皆使出渾身解數,場上也不乏日系小排氣量渦輪增壓車大戰美系大排氣量肌肉車的景象。這可是在亞洲甩尾場上很難見到的精彩畫面。

等待比賽結果的美式肌肉棒子。 

八強戰況白熱化 

當天以純熟的技術進入八強精英的有:來自挪威、駕駛151號TOYOTA Supra的Fredric Aasbo;來自夏威夷的、駕駛S15的Ross Petty;駕駛S13、來自東京的Daijiro Toshihara;駕駛HYUNDAI Genesis Coupe、曾挑戰派克峰Pikes Peak、來自紐西蘭的 Rhys Millen;駕駛NISSAN 350Z敞篷車的美國本土選手Chris Forsberg;駕駛34號Scion tC、來自加州的Tanner Foust以及駕駛PONTIAC Solstice GXP、年僅25歲的Ryan Tuerck和駕駛FORD Mustang的Vanghn Gittin Jr.。

場邊花絮之一:S13裡頭裝的可不是SR20DET!裡頭是美式肌肉跑車銘機LS3,一定要V8才夠力! 

八位選手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國家,駕駛著分別來自美國、日本以及韓國的跑車同場競技 ,這樣的盛況我想在亞洲的甩尾賽場上應該不多見,同時也見證了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選手投入甩尾這項賽事。而八強賽事當中,兩車並行的距離可說是越來越近,白煙番長的景象也是屢見不鮮,更別說是甩尾時的碰撞,都讓現場的觀眾驚呼連連。

場邊花絮之二:裝載著三轉子引擎的RX8。

四強-決賽 PONTIAC Solstice GXP小蝦米對決大鯨魚

在四強賽當中,赫然驚見年僅25歲的 Ryan Tuerck駕駛著PONTIAC Solstice GXP,在一干大排氣量的車種當中脫穎而出,實在讓人驚艷。而目前積分領先的 Vaughn Gittin Jr.也沒令人失望,他的5.0升FORD Mustang也一路過關斬將近入四強。而Chris Forsberg卻在此時因為一次意外的Spin,將決賽門票拱手讓給了Vaughn。

場邊花絮之三:最新一代的東瀛戰神,原廠引擎不用特別改裝就可以下場PK了!

好不容易到了決賽,眼見Ryan和Vaughn殺得難分難捨之際, FORD Mustang在速度上以及甩尾的角度還是取得了一定的優勢,最終裁判便因此將Formula Drift第六站的冠軍獎杯頒給了駕駛FORD Mustang、隸屬於Falken Tires Drift Alliance車隊的Vaughn Gittin Jr. ,也讓此次在Infineon Raceway的Formula Droft比賽劃下了句點。

本日前三名(由三至一)分別是:Tanner Foust的SCION tC、Ryan Tuerck的PONTIAC Solstice GXP以及積分領先的Vaughn Gittin Jr.駕駛著FORD Mustang。

合法賽車運動 商業利益驚人

從2008年來到美國,這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筆者將自己在美國生活以及玩車所見所聞化成文句,與身處在太平洋另一邊的讀者分享。在這段期間之內,每每見到美國對於賽車運動的熱衷以及支持,都讓筆者對台灣的賽車環境感觸良多。在美國,賽車和街車完全是兩碼子事。許多愛好賽車的車迷,常常利用假日的時間,稍事改裝自己的愛車,參加由專業教練群所組成的賽車學校,尋求安全、合法的管道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更有人專門改裝賽車,一步一腳印的取得合法賽車執照,進而成為業餘賽車好手。

當然,以商業為導向的賽車運動,往往都可以吸引到許多贊助商,除了贊助車手之外,比賽所需要的裝備以及用品,許多都是由贊助商提供。而喜愛賽車的民眾除了到場觀賽之外,中場休息時更可到休息區的贊助商攤位來獲得相關商品資訊。這背後的商業利益,我想已是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贊助廠商當中也來有自台灣的身影,像是KENDA Tires建大輪胎、MAXXIS Tires正新瑪吉斯輪胎以及FEDERAL Tire飛達輪胎等,都提供車手輪胎的贊助。

文化不同連賽車女郎都走不同Style,瞧瞧這“健美”的賽車女郎,長得還有點像“布嫂”- 安潔利娜.裘莉(Angelina Jolie)?

American Air Force Mustang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