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Mustang 野馬精神

來場美式肌肉車的公路旅行吧!

在許多美國的大城市當中,越來越多見的小車正在崛起。就在筆者所居住的舊金山,滿街都可見到日裔美規小車或是歐系掀背鋼砲穿梭在大街小巷。就連MAZDA和FORD都宣布要引進人氣小車MAZDA2和Fiesta,難道說大車果真沒有了生存空間嗎?

FORD Mustang,現代荒野大鏢客的坐騎。

或許在大城市當中生活的筆者,總覺得小車要來得方面許多,無論是停車或是駕駛的靈活性,比起美式肌肉大車要來得討喜。不過,如果今天是要來場Road Trip,那我想咱們是可以換換口味的。

沒錯,州際公路上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景色。

美式公路旅行 大馬力大排氣量的天堂

說到美國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大馬力大排氣量的美式肌肉車,抑或是那配上舒適懸吊、寬敞空間的美式大轎車。不過如果有機會來到美國,想體驗一下在州際公路上奔馳的快意,那大馬力、大排氣量的美式肌肉車就是你的選擇。

V6 4.0升的引擎,雖然只有區區210匹馬力,要上120mph還不成問題。

說到美式肌肉車,不得不提到美國的傳奇車款FORD Mustang。這部代表美式精神的肌肉跑車,自1964年生產至今,已接近50個年頭。2009年推出的車款即是第五代的小改款車型,經典的外觀和以及大排氣量、大馬力的特性深獲美國人喜愛。筆者藉由此次的長途試駕,體驗一下正宗美式公路旅行精神。

基本款車頭雖不若GT版本來的具殺氣,卻也不失美式肌肉跑車的格。

Road Trip公路旅行 舊金山-洛杉磯來回1200公里

1200公里!這樣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大約是從台北縣汐止鎮到屏東縣林邊鄉的四倍距離。光是單程,一天就要開上六、七個小時,更別說是來回了。不過當拿到Mustang的鑰匙的那一剎那,筆者的心中所想的卻都是駕馭這部美式肌肉車的感動。雖然此次試駕的並非Mustang GT,也不是熱血的手排版本,不過依照美式肌肉車的能耐,即使是自排變速箱,同樣也是“嚇嚇叫”。

看看這如出一轍的經典造型,就知道其濃厚的血緣關係。

啓動引擎的那一剎那,坐在車內可以明顯的感受到V6 4.0的引擎所發出的咆哮,伴隨著的是車身輕微的左右晃動,由此便可以知道縱使不是GT版本,這野馬也不是汎汎之輩,仍具備著馳騁州際公路的實力。想想接下來的三天兩夜,就是要和這部傳奇的美式跑車相處,心中不免有些悸動。

16吋鋁圈搭載在這部美式野馬上似乎略顯小了些。

5號公路狂奔 120mph達成

從舊金山至洛杉磯,就最近的路程而言,就是走Interstate 5(5號州際公路)。這條公路是美國西部縱跨加州、奧勒剛州、以及華盛頓州,一路連到加拿大邊境的一條條州際公路,可從聖地牙哥(San Diego)向北至加拿大卑詩省的溫哥華(Vancouver)。沿途景色遼闊優美,缺乏彎道的公路雖然開起來有些枯燥,但若想體驗一望無際的筆直道路,那麼這條公路可是首選。若是要將這部傳奇野馬,硬拖到山路上去測試,我想這對Mustang來說並不是公平的。野馬的誕生,本來就是符合美國地大物博的精神。因此,州際公路上的直線才是大顯身手之處。

中控台和儀表版的設計,也可看出當年的影子。

210匹馬力的4.0升 V6 OHV引擎,同時有著低轉速即能發揮大扭力的優勢,想要一探表底絕非難事,你所需要做的便是毫無顧忌的將油門踩到底,聽著伴隨而來的引擎怒吼,以及輕微的後輪打滑,眼見轉速以及時速攀升,100mph隨及到來。筆者就曾將這部Mustang直催至120mph,雖然基本款只配備了16吋的輪圈,不過懸吊的調教依然是令人放心,享受著直線加速時的恣意暢快,這就是美式跑車的獨有精神。然而先前擔心Mustang略高的底盤會帶來高速浮動感並沒有想像中的嚴重,畢竟這是部肌肉跑車,以往對於美國大車軟調懸吊系統的刻板印象已是一掃而空。

瞧瞧這硬派作風的排擋頭,縱使是自排,依然一斯不苟。

復古外型加上碩大車身 視覺死角多

再來說說Mustang的外型。第五代的Mustang外型是由加拿大裔的設計師Sid Ramnarace所設計。其改念源自於1960年代的Mustang Fastback,也就是曾出現在電影“驚天動地六十秒”中那部GT 500的原型。充滿霸氣的車頭以及經典的Fastback線條在第五代的Mustang身上展露無疑。

舒適的前座椅,專為身材壯碩的北美人設計,長途旅行就靠它了。

不過這樣的長車頭短車尾的設計,也造就了許多的視覺死角,當然這對Road Trip來說,並不會造成太大的阻礙(反正在怎麼開都是直線),不過卻苦了住在舊金山市區的筆者,碩大的Mustang不僅停車不便,死角多也常常造成無法隨時注意周遭環境的缺點。這點,我想是大多數美式肌肉車的通病吧!為了遷就造型上而犧牲了駕駛人的視野。

後座雖然略顯狹小,不過擠個170公分的成人不是問題。

硬派內裝 直來直往

在美式肌肉跑車的身上,不會看到像歐系跑車為了遷就速度而再舒適性上做的妥協。為了讓公路旅行時能有舒適暢快的體驗,美式肌肉跑車的內裝雖談不上是充滿設計感,不過直來直往的硬派設計倒也是創造了另一番屬於美式的風格。在這部Mustang身上,除了前座兩張大又舒適的座椅,還要配上大方向盤、大儀表版、大排檔頭以及大中控台,似乎唯有以“大”為基準,才能顯現出這個國家的精神。

奔馳於草原上的FORD Mustang。

不過這麼一部大車,還是有它小的地方。瞧瞧後座的兩張座椅,比起前座,可就遜色不少。不過雖然都已經說明了是2+2的設計,Mustang對於後座乘客的禮遇,比起日系以及歐系跑車,就顯得大方許多。或許也是為了因應北美人高頭大馬的體型,後座如果乘坐170公分的成人,舒適性尚可在接受範圍之內。

音響配製了播放MP3的功能,當然較高級的車款配的就是液晶螢幕衛星導航了。

1200公里達成! 奔馳的野馬

這趟公路旅行,在三天兩夜當中完成了1200公里,這樣的距離在許多人的眼中已經是段不短的距離,不過在老美的觀點,沒跨他個兩三個州,都還算是可接受範圍內。這也就是為何在美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Mustang這種低轉速即可發揮大扭力且大排氣量的肌肉跑車得以生存,同時還擁有一群忠實的擁戴者。Mustang的野馬傳奇,在這塊大陸上,找到了它存在的價值。

公路旅行的良伴,iPod以及衛星導航。

公路旅行的好夥伴

想要來趟公路旅行,如果沒有這樣的休息站,我想在怎樣厲害的人和車,都會是徒勞無功。在州際公路上,常常會遇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情況,幸好沿路都有這一類的休息站、加油站或是速食店,讓車子停下來休息、補充油料,而汽車旅館則是讓旅人停下來補充睡眠,有了充足的體力再上路。

公路旅行不能少了加油站、速食店。

同時在加州境內還規定,加油站內必須設有免費的打氣機和水的供應。而某些加油站也提供長途卡車司機的休息室以及淋浴間,甚至也提供連結卡車清洗的服務。所以說這類的休息站、加油站以及速食店還真是公路旅行的好夥伴啊!

大型的自動卡車洗車機。卡車也是需要美美的上路。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