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戰場「F1」賽車:你該向其學習的五個職場觀點

原文刊載於:三立新聞網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2014年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簡稱F1)賽季已於11月23日結束。英國車手Lewis Hamilton拿下生涯的第二個世界冠軍頭銜。29歲年紀輕輕的他就已經擁有兩個世界冠軍頭銜,更在23歲進入F1的第二年(2008年)就獲得個人生涯的第一個F1世界冠軍。目前他也是F1史上第一個擁有F1世界冠軍頭銜的黑人車手。

然而這篇文章我們所要提出的,並不是細數Lewis Hamilton的F1生涯歷史,而是希望從這個現今世界上最火紅的賽車運動中,提出一些值得我們在職場上學習的觀點。

F1這個擁有廣大車迷群眾支持的賽車運動,是目前世界上數一數二商業化的運動之一。從每年參賽的隊伍需要向FIA(國際汽車聯合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簡稱國際汽聯FIA)繳交高額保證金(後來因為門檻太高,FIA則設定了4000萬美元的車隊經營費用上限),到遍及世界的賽道以及轉播權利金,同時還有捧著大把鈔票等著贊助賺取曝光的企業。FIA雖然名為非營利組織,但實際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金機器。

就因為F1擁有如此龐大的商業利益,許多車廠、車隊都想藉F1闖出名號,這其中不乏知名車廠如Ferrari、McLaren、Mercedes-Benz等,九零末期至本世紀初更有BMW以及Toyota等汽車大廠,如今也傳出Audi即將要進入這塊產值破千億美金的燒錢遊戲。

除了眾多車隊想要擠進F1的世界,許多車手更將F1視為職業賽車手的最高殿堂。這樣的前提之下也造就了F1無比殘酷的競爭環境。身為一個車手,該如何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下取得一席之地甚至是力拚冠軍?就讓我們來看看要在這個堪稱世界上最殘酷的職場生存需要具備哪些要件!

繼續閱讀

「環保、跑不快」的混合動力車,超跑大廠搶著「用」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當你聽到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Vehicles)當下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

photo credit: ghisland.com

「環保」、「造型迥異」、「跑不快」…

如果這些是你對混合動力車的印象,那很好!表示混合動力環保的形象已經深植您心(在這邊也要給Toyota Prius以及Honda Insight兩部混合動力車鼻祖一個讚)。

然而就在電動車悄悄的佔據原先由混合動力車長久以來深植人心的環保頭銜之後,混合動力車也將觸角伸至一個讓人很難聯想到的領域——超跑!

繼續閱讀

澳門有賽車與賭場齊名 台灣何時能主辦F1賽事?

原文出處: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Tim Patterso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Tim Patterson CC BY SA 2.0

龍潭TIS賽車場(又稱龍潭樂活賽車場),這個北部車迷們20多年來的練習場地,在2013年10月因為土地使用不符規定而遭到了強制拆除。

在還沒有屏東大鵬灣賽車場之前,桃園龍潭賽車場是孕育台灣許多賽車手的場地…從1993年中華賽車會成立開始,這裡一直都是台灣的賽車殿堂。

當年無論是改裝車賽、卡丁車賽、超級跑車賽、統一規格賽、甩尾賽乃至於兩輪賽事,龍潭賽車場都是主要場地。很可惜,台灣政府關心政爭總是大過於台灣整體賽車運動發展,讓原本就已經營不易的TIS自此走入歷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