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戰場「F1」賽車:你該向其學習的五個職場觀點

原文刊載於:三立新聞網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2014年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簡稱F1)賽季已於11月23日結束。英國車手Lewis Hamilton拿下生涯的第二個世界冠軍頭銜。29歲年紀輕輕的他就已經擁有兩個世界冠軍頭銜,更在23歲進入F1的第二年(2008年)就獲得個人生涯的第一個F1世界冠軍。目前他也是F1史上第一個擁有F1世界冠軍頭銜的黑人車手。

然而這篇文章我們所要提出的,並不是細數Lewis Hamilton的F1生涯歷史,而是希望從這個現今世界上最火紅的賽車運動中,提出一些值得我們在職場上學習的觀點。

F1這個擁有廣大車迷群眾支持的賽車運動,是目前世界上數一數二商業化的運動之一。從每年參賽的隊伍需要向FIA(國際汽車聯合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簡稱國際汽聯FIA)繳交高額保證金(後來因為門檻太高,FIA則設定了4000萬美元的車隊經營費用上限),到遍及世界的賽道以及轉播權利金,同時還有捧著大把鈔票等著贊助賺取曝光的企業。FIA雖然名為非營利組織,但實際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金機器。

就因為F1擁有如此龐大的商業利益,許多車廠、車隊都想藉F1闖出名號,這其中不乏知名車廠如Ferrari、McLaren、Mercedes-Benz等,九零末期至本世紀初更有BMW以及Toyota等汽車大廠,如今也傳出Audi即將要進入這塊產值破千億美金的燒錢遊戲。

除了眾多車隊想要擠進F1的世界,許多車手更將F1視為職業賽車手的最高殿堂。這樣的前提之下也造就了F1無比殘酷的競爭環境。身為一個車手,該如何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下取得一席之地甚至是力拚冠軍?就讓我們來看看要在這個堪稱世界上最殘酷的職場生存需要具備哪些要件!

1.  個人榮耀 vs 團隊榮耀

由於F-1是採取積分制,每一場比賽的前十名(早年為前六名)會得到積分。2014的F1積分規則為:第一名25分、第二名18分、第三名15分、第四名12分、第五名10分、第六名8分、第七名6分、第八名4分、第九名2分以及第十名的1分。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在最後一站阿布達比站的積分採取翻倍制,這也讓今年的最終戰充滿了變數。除了個人的積分排行榜外,車隊積分另外也有排行榜,所以賽季中車手在替自己賺取積分的同時,也在幫車隊累積獲得年度車隊總冠軍的資本。然而這樣看似互利互惠的制度,也有殘酷的一面,倘若當家車手在當季受傷無法繼續比賽,車隊不會因此等著車手回到賽場上,而是立馬尋找替代人選。

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1976年賽季的Ferrari車隊,當家車手Niki Lauda於德國紐伯林賽道發生嚴重事故的當下,人都還未上救護車Ferrari車隊就已經找到了替代車手。看過電影<決戰終點線>的車迷應該都知道,當年Niki Lauda算是在鬼門關之前走了一遭,最後僅花了40多天就重回賽場,靠的是驚人意志力和超強復原力。由此看出車手對於那世界冠軍頭銜的無比渴望。

相較起來Ferrari為了追求車隊冠軍的不擇手段,Niki Lauda的堅強意志在此顯得高尚許多。

2. 忠誠度,F1沒有這種東西

試想,一個從你剛進職場就培養你的公司,一路擢升你到總經理位置。突然有朝一日,對手公司捧著大把現金以及絕佳的發展機會向你招手,這時的你該如何選擇?或許在現今的職場上,拋棄一路栽培你的公司投奔對手是一件看似毫無忠誠度的做法,但試想你的職涯精華時間僅短短10幾20年,不趁此時發光發熱更待何時?

就拿今年方才奪得冠軍的Lewis Hamilton來說吧!2007年加入McLaren之前的Lewis Hamilton,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被McLaren的Ron Dennis相中,視為極有潛力並積極栽培的明日之星。在獲McLaren栽培12年、並獲得了GP2冠軍之後,Lewis Hamilton於2007年從GP2晉升到F1殿堂,且直接被放在車隊最重要的一號車手位置。當然他也不負眾望,還是菜鳥的時候就嶄露頭角,一舉奪得2007年的年度車手第二名,隔年更是拿下生涯第一座F1世界冠軍頭銜。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Lewis Hamilton應該為栽培他多年的McLaren多拿幾座獎盃,但Lewis Hamilton心裡卻不這麼想。2012年當Mercedes車隊向他招手並且希望Lewis Hamilton協助車隊提早進行2014計畫(2014年的F1賽車引擎不同於之前的自然進氣引擎,重新使用渦輪增壓引擎,所需的引擎科技和以往大不相同),於是為了更好的發揮空間,他便毅然決然的投向Mercedes的懷抱,並在兩年後的2014幫助Mercedes拿下隊史上的第一座車隊冠軍獎盃。

忠誠度這種東西,在F1的殘酷舞台並不時興。

3.  不會有人記得第二名

沒錯!這就是F1。無論你得了幾次第二名,都不會有如冠軍般名留青史的待遇。F1史上最有名的「千年老二」當屬兩位巴西車手Rubens Barrichello以及Felipe Massa。說起來F1生涯命運乖舛且生不逢時的Rubens Barrichello,進到Ferrari車隊之後碰巧遇到了德國車王Michael Schumacher奪得七次世界冠軍(Rubens Barrichello加入Ferrari的時間為2000年到2005年,Michael Schumacher於2000年至2004年完成五連霸),一直是車隊二號車手的他直到退役前都沒有嚐過當世界冠軍的甜頭。

比起Rubens Barrichello,同為巴西人的Felipe Massa的運氣就只好那麼一點點,當2006年Michael Schumacher宣布退休時,Felipe Massa原本有機會成為車隊的一號車手,沒想到2007年Ferrari找來了素有「芬蘭冰人」稱號的Kimi Räikkönen,並在當年Kimi Räikkönen就拿下了年度F1車手冠軍。2008年對Felipe Massa來說更是悲催的一年,整年賽季都和二年級生Lewis Hamilton在積分上形成拉鋸戰,直到最後一站Felipe Massa好不容易以第一名之姿衝線完成比賽,沒想到Lewis Hamilton在最後一個彎道超越了德國車手Timo Glock,隨後以積分一分之差抱走了當年的F1世界冠軍。目前Felipe Massa仍在F1場上奮戰,今年的他脫離了Ferrari轉隊至Williams-Mercedes車隊,明年依舊代表Williams-Mercedes車隊參賽,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取得世界冠軍頭銜。

4. 資歷永遠比不上實力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這句耳熟能詳的話相信許多職場菜鳥都有很深的體會。但對不起,這句話在堪稱世界最殘酷的F1賽場上一點都不實用。因為無論有再多的資歷,都不如實力來得重要。在一翻兩瞪眼的F1賽場上,實力代表了一切。

許多F1的車手都具備了相當的霸氣,而這種霸氣甚至在車手們剛進入F1的時候就已經展露無遺。Lewis Hamilton就是典型的例子,以菜鳥之姿在F1生涯首年就獲得年度第二,隔年更在眾家好手之中拿下首個車手冠軍。另外就是目前最年輕獲桿位車手(即首位起跑)、分站冠軍、總冠軍、衛冕總冠軍和四次獲得總冠軍(2010-2013年)車手的紀錄保持人,來自德國的天才車手Sabastian Vettel。

實力在F1場上永遠都是不變的定律,只要你能跑在他人前頭,在有資歷的人都只有吃灰的份!

5. 要,就要當最好的

偉大的已故巴西車手Ayrton Senna曾經說過一句話:「I am not designed to come second or third. I am designed to win.」最後僅以這句話,獻給每位在職場上打拼的人們。

相關閱讀:
人生總該有一次,為自己下一個無法回頭的決定

要死也得死在火星上:當眼前的機會千載難逢,「不務正業」又如何?

追求興趣或堅持專業?30多歲的你,當下的每一個抉擇都是關鍵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2 thoughts on “殘酷戰場「F1」賽車:你該向其學習的五個職場觀點

    • 其實這就像是公司和個人的差別。一家公司可能可以有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壽命,但是一個職業車手最精華的時間了不起就10幾年。在這10幾年的時間裡,可以追求的無非是自身的發展和榮耀。當然,再追求車手冠軍的同時,不也是再幫車隊爭取車隊冠軍頭銜嗎?

      不是說車隊馬上找接替車手是不高尚的行為,因為車隊也是再求自己的利益而已。只不過相比之下,Niki Lauda求勝的堅強意志顯得更令人敬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