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F1上海大獎賽現場記實

原文出處: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line.com.tw

Lewis Hamilton三連冠 MERCEDES-BENZ依然強勢

IMG_7011

2014 F1上海站開跑!

經歷了排位賽的雨天,許多車手衝出賽道後,4月20日2014 F1上海大獎賽在涼爽的好天氣中展開。今年從賽季開始便可看到MERCEDES-BENZ在引擎上的明顯優勢,因此在19日的排位賽當中依舊是由Lewis Hamilton取得桿位起跑,排名2、3的分別是紅牛車隊的Daniel Ricciardo以及上屆車王Sebastian Vettel,Hamilton隊友Nico Rosberg第四位發車,而法拉利的另一位車手,芬蘭冰人Kimi Räikkönen僅以第11位發車。

只可惜這場比賽Safety Car連出來都沒出來過

只可惜這場比賽Safety Car連出來都沒出來過

起跑過後,來到第一個彎道,並沒有發生如先前幾站的激烈碰撞,僅有Fernando Alonso發生了輕微碰撞後升到了第三,Hamilton的發車相當順利,在第一圈過後就顯現了相當的優勢,迅速確立了領先地位,芬蘭冰人則是趁勢升到第九,Rosberg掉到第七,Filipe Massa第六,Vettel因為Ricciardo掉到第四的失誤來到第二位。
繼續閱讀

廣告

方程式賽車新紀元Formula E 電動方程式

於2014年九月開賽、賽季延伸到2015年六月、十個分站、十組車隊、20位車手以及40輛賽車所組成的賽事- 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即將登場。電動車將顛覆以往大家對其刻板印象,成為國際性賽事。而比賽場地已由FIA遴選十個指標性城市賽道,橫跨歐亞以及美洲,勢必成 為除了F-1一級方程式賽車之外另一個令人期待的國際賽車盛會。

繼續閱讀

澳門有賽車與賭場齊名 台灣何時能主辦F1賽事?

原文出處: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Tim Patterso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Tim Patterson CC BY SA 2.0

龍潭TIS賽車場(又稱龍潭樂活賽車場),這個北部車迷們20多年來的練習場地,在2013年10月因為土地使用不符規定而遭到了強制拆除。

在還沒有屏東大鵬灣賽車場之前,桃園龍潭賽車場是孕育台灣許多賽車手的場地…從1993年中華賽車會成立開始,這裡一直都是台灣的賽車殿堂。

當年無論是改裝車賽、卡丁車賽、超級跑車賽、統一規格賽、甩尾賽乃至於兩輪賽事,龍潭賽車場都是主要場地。很可惜,台灣政府關心政爭總是大過於台灣整體賽車運動發展,讓原本就已經營不易的TIS自此走入歷史。

繼續閱讀

【AOL海外特輯 】舊金山兩輪車隊DUCATI Carrera

來自灣區 挑戰佛州Daytona賽道

賽車,這個幾乎是每個愛車男人心目中的極限運動,其中兩輪摩托車的賽事更帶給觀眾許多的感官刺激。每每透過車上攝影機觀看車手們的過彎高超技巧以及近身肉搏的超車,我想這就是摩托車賽事帶給人們的極限速度感。身在美國的筆者,這次將為您介紹來自灣區,對於兩輪摩托車賽事充滿熱情的DUCATI Carrera車隊,看看他們如何將自身的熱情轉換為馳騁賽道上的衝勁。

繼續閱讀

【賽事報導】甩尾方程式Formula Drift

第六站—加州Infineon賽道

刊頭圖

身為一個車迷,生活在美國可說是再幸福不過的事。除了常常可以見到許多與眾不同且風格出眾的好車之外,最興奮的莫過於各項大大小小的精彩賽事。舉凡美國利曼(American Le Man)、印地賽車(Indy Racing League)、全美房車賽(NASCAR)等,都是許多車迷耳熟能詳的賽事。前些陣子AOL曾為大家報導過來自日本的D1甩尾賽事遠渡重洋來到美國舉辦D1 USA美國賽事,殊不知原來早在2004年美國就已經有自己的甩尾賽事—Formula Drift。

美日跑車經典對決!但是車體塗裝是不是放反了?

繼續閱讀

Laguna Seca Raceway北加州賽車勝地

Northern California Racing Club賽道日

許多玩過Playstation® GT系列(中譯:浪漫跑車之旅)遊戲的車迷或電玩迷都知道,在遊戲裡有著一條高速賽道,其最著名的就是那高低落差將近三層樓高的S型彎道。這個彎道的難度頗高,若是一控制失誤,便會衝出跑道。這條賽道的名稱就叫做Laguna Seca Raceway。

這等裝備是要?沒錯!今天要出發前去著名的Laguna Seca Raceway。

北加州的賽車樂園

加州,這個全美著名的汽車重鎮,擁有複雜的公路網和全美最多的人口。許多獨立車廠和汽車品牌,總部皆設在加州境內。正因為汽車產業如此的發達,許多和汽車相關的活動在加州也是相當興盛 。光是賽車場,筆者講得出名字的就有: Infineon Raceway、Thunderhill Raceway Park、Laguna Seca Raceway、Buttonwillow Raceway Park以及Willow Springs Raceway(順序由北至南排列)。

Dave(左)和Luc(右),兩位就是NCRC北加州賽車俱樂部的創辦人。

這些賽車場中,以Laguna Seca Raceway和Infineon Raceway、Thunderhill Raceway Park形成了北加州賽車活動的中心。舉凡Indy(印地賽車)、American Le Mans(美國利曼賽事)以及最受歡迎的NASCAR(全美房車大賽),都可以在北加州這些著名的賽車場見到其蹤跡。

規劃詳盡的Laguna Seca Raceway,除了是賽車場外還是座露營公園。

繼續閱讀

D1 Grand Prix USA美國安那罕開幕站

殺聲震天、白煙番長!

2009年的美國D1賽事,於美國西岸時間五月二日在加州安那罕(Anahelm,  California)揭開序幕。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開幕站並非於賽車場上舉行,而是利用安那罕天使隊棒球場(Anahelm Angel Stadium)旁的停車場作為D1賽道,同時場邊更有許多大會精心安排的活動。在接獲這樣的消息之後,藉著地利之便,筆者當然是不會錯過這絕佳的觀賽採訪機會。

今年的D1開幕戰場地:加州安那罕天使對棒球場。

D1風潮延燒全球

喜換甩尾這項運動的車迷們都知道,D1(全名:D1 Grand Prix)發源於日本。當年是由車手們在山路上進行駕車練習的時候,在打滑失控邊緣所發展出來的一項過彎技巧。在成為正式比賽活動之前,原本甩尾運動並不屬於正統的賽事。然而在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由日本改裝車界頗富盛名的Option雜誌創辦人、同時也是東京車展的發起人—稻田大二郎(Inada Daijiro,人稱甩尾教父)多方奔走,以及日本甩尾天王—土屋圭市(Tsuchiya Keiichi)的努力之下,2000年D1 Grand Prix正式的在日本當地成為了系列賽事。當年雖然只有五站的賽事,但卻也是甩尾運動不可抹滅的開始。

甩尾名機: NISSAN Silvia S15。

甩尾賽事進行至今,更進一步發展成”追走賽(suiso)”。在進入Super 16(超級16賽事)之後便採用追走賽的方式,以兩車同時在場上進行甩尾來作為評分的標準。這不但增加了比賽的可看性,也考驗著選手們在比賽當中的抗壓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整備區有哪些怪家俬?這不就是鼎鼎大名的86嗎?旁邊的BMW可也是闖進16強喔!

2003年,D1風潮延燒至美國,由美日兩國的選手同場競爭,雖然最後是由日本選手熊久保信重(Kumakubo Nobushige,來自Team Orange,當年駕駛 NISSAN Silvia S15)拿下冠軍,不過隔年便由美國選手Vaughn Gittin, Jr駕駛 FORD Mustang GT扳回一城。2006年D1甚至舉辦了世界性的全明星賽,聚集了來自馬來西亞、英國、愛爾蘭以及南半球的紐西蘭選手參賽,可謂D1 Grand Prix國際化的最高潮。

甩尾名將野村謙(Nomura Ken)的NISSAN ER-34 Skyline GT-T。

繼續閱讀

Willow Springs International Raceway賽道初體驗 Part II

Bring It To The Track 賽道上見!

刊頭圖

超級刺激的課程 就從 Section 2開始

如果就只是路線的練習,那麼此次的賽車學校體驗,可真是太遜了。除了上次提到的路線練習之外,在賽道上還有許多需要注意和學習的地方,譬如:如何面對後方跟車、如何超車、面對Side By Side(兩車並行)的情況時該如何自處,這些都是賽道上的重要觀念,且看此次 SpeedTrialUSA Performance Driving School的經驗分享吧!

02

不要咬著我的尾巴,好嚇人啊!Section 2的後方跟車訓練。

Section 2 心驚膽顫的後方跟車

在體驗路線的重要性之後,接著便是了解如何面對後方跟車。相信許多人都有在公路上被後方來車“黏屁股“的經驗,但是如果把這項體驗當作是Section 2,我會說這完全就是兩碼子事。Section 2的後方跟車訓練,是由學員駕車於前方行走,由教練駕駛教練車(通常是改裝好的賽車,聲音的壓迫可想而知)跟在後頭,用以訓練學員習慣於後方有來車的狀況。 繼續閱讀

Willow Springs International Raceway賽道初體驗 Part I

SpeedTrialUSA Performance Driving School賽車學校

01 刊頭圖

源起

喜歡賽車的車迷們應該都知道,英國被稱為賽車發源地。舉凡各大小型賽事,從F-1至WRC,再到一般的街道賽,在這個國家皆可見到,可見其對賽車瘋狂愛好的程度,不下於足球。在亞洲呢?日本可說是亞洲國家中對於賽車運動最為支持的國家,D1甩尾賽事更是頗具代表性,還一路延燒至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每年D1世界盃更是受到全世界許多賽車迷的喜愛。

02

看看人家的裝備吧!這可是用拖車載著來的NOBEL M12和PORSCHE 928。

說到了美國,大家聯想到的一定是大排氣量、大馬力的直線加速賽事,或是全美為之瘋狂的NASCAR賽車。這一類型的賽車,對於筆者這種喜愛彎道勝於直線的賽車迷而言,吸引力或許較不大。不過若是你認為,美國人對於所謂的封閉賽道賽事不熱衷的話,那麼接下來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03

這邊還有超跑組的代表FORD GT40和PORSCHE Carrera GT

「身為愛車人,來到美國,如果沒有跑過賽道,那就太枉費這一趟了!」這是一位在美國長年居住的朋友告訴筆者的一席話,從來到美國之後,便一直鼓勵筆者去一趟賽道,體驗不同於台灣的賽車體驗。這次,筆者從舊金山出發,歷經六個小時的車程之後,來到了南加州著名的賽車場 Willow Springs International Raceway(威羅之泉賽車場)。

04

SpeedTrialUSA的宗旨就印在自家的拖車上:Take it to the Track!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