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電動車產業 台灣的政策腳步是否跟得上世界潮流(下)

文章發表於:華城電機Evalue電動車專業網站

三、亞洲


日本

       作為亞洲汽車產業的領頭羊,日本在2021年宣佈了更新版的「綠色成長戰略」,戰略中訂定2035年前新車銷售中電動車比例需達到100%。當然這裡指的是廣義的電動車,凡是用到電池動力的混合動力車(Hybrid Vehic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Vehicle)、純電池電動車(BEV)以及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都算在內。為發展電動車,日本經產省也編列了近335億日圓的預算用以補助購買電動車以及包含充電站和加氫站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
       相對於其他主要汽車工業大國,日本政府與車廠對於發展純電池動力電動車的立場趨於保守,早期的 NISSAN Leaf、MITSUBISHI i-MiEV 等純電動車,皆未大量投入生產,這讓日本的純電池動力車普及率不如其他先進國家來得高。2021年日本純電池動力電動車銷售量僅為43,917台,這也讓許多充電樁開始逐年老化或停用,日本全國充電樁數量已由 2020 年的 3 萬支減少到2021年的 2.9 萬支。

南韓

       近年來東亞汽車產業的新星南韓,訂定了在2025年達到133萬輛電動車及20萬輛燃料電池車的目標。而逐年成長的電動車銷售量,也讓南韓在發展電動車的腳步上已逐漸追上日本,截至2020年底南韓電動車(包含HEV、BEV、氫能車)銷售量為22.5萬輛,如此高的銷售數字得益於混合動力車和電動卡車的銷售量增加,使電動車市占率首次在2020年南韓汽車市場突破10%。
       2021年南韓在發展純電池動力電動車方面投入了1.1兆韓元,在燃料電池車領域也投入4.4億韓元。政策面上,政府對電動車的補助年限延長至2025年,同時為了提升國產電動車的競爭力,南韓政府也積極投入相關資源發展電動車相關產業。至於許多歐美國家推崇的禁售燃油車政策,南韓政府也在積極研擬中,希望能在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

繼續閱讀
廣告

Tesla一夜狂接23萬張訂單!裕隆裕隆你擦亮眼

原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Tesla motors

美國西岸時間3月31日晚間8點30分,電動車產業鉅子特斯拉(Tesla)發布旗下第四款車Model 3。還未真正上市、售價僅3.5萬美元的Model 3,截至我敲下鍵盤的這一刻,已經接到全球23萬張訂單。

23萬張預接單?我想特斯拉又再一次的創下電動車銷售紀錄。不同於以往動則十數萬台幣的預購金額,這次你只要付出1000美元便可以在特斯拉官網上下單(目前特斯拉官網已經開放台灣地區買家預定)。當然,你還要具備相當的耐心,因為依照慣例,特斯拉的生產線很可能無法一次負荷這麼多的訂單。根據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說法,最快也要等到2017年底才有辦法交付第一批Model 3到客戶手上。

來看看這部Model 3具備了如何的能耐?首先,15吋懸浮式螢幕成了全車亮點,另外在外觀上還有流線的短車尾設計和全景式天窗車頂,再加上可於6秒內從0加速至96 km/h的衝刺性能,以及345公里以上續航里程。而Model 3也和現行的Model S一樣都具備兩種驅動模式,分別是後驅單馬達以及四驅雙馬達版本。

不過相較於Model 3的面市,我想台灣電動車迷們更關心的是特斯拉即將來台的消息。其實早在2009年以前,特斯拉就已經在台灣設廠。若不是當時的美國政府向特斯拉下最後通牒:想拿高額補助,就要把產線移回國內!特斯拉才黯然收起位在龜山的工廠,離開台灣返回美國。而在今年3月, 特斯拉向台北市政府登記分公司「台灣特斯拉汽車有限公司」獲得核准設立。這也表示特斯拉即將重啟在台業務發展。

繼續閱讀

回應網友:關於〈特斯拉的儲能電池看起來很棒,為什麼台灣不發展太陽能要蓋核電廠?〉疑問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前言:這還是我第一次為了網友,直接在專欄上回覆。

tesla-powerwall-demand-curve

看到大家對於綠能議題討論得這麼激烈,並引起大家的對於綠能(太陽能)的關注,已然達到我寫文的目的。然而面對諸多不同的聲音,我想在這邊做個補充。

這篇〈特斯拉的儲能電池看起來很棒,為什麼台灣不發展太陽能要蓋核電廠?並沒有說太陽能發電可以完全取代核能發電。我在文中已經提到,如果可以將這樣的技術和概念引進台灣,或許我們不用在台灣這樣一個小島上蓋第四座核電廠。

由於太陽能發電最主要的來源就是日照,有關日照時數的部分,這邊提供台灣全島平均、台北、台南、日本東京以及德國法蘭克福的年均日照時數供大家參考:台灣全島的日照平均時數為1876小時,台北為1405小時,最多的是台南,2598小時。日本東京1881.4小時。德國法蘭克福1586.1小時。相比較下,台南的日照時數比起上述兩地至少都多了700小時以上。

目前太陽能電板分成以下種類:聚光型太陽光發電系統、矽晶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及有機或鈣鈦礦太陽電池等。

  1. 聚光型太陽光發電系統需要直射日照,適合建置於沙漠乾燥地區,具備高轉換效率及低溫度係數是其優點,若能配合定日鏡,隨時找到光源,則能產生更有效的應用。
  2. 矽晶太陽能發電系統約佔市場的85%,技術成熟且能吸收散射光,非常適合台灣。
  3. 有機或鈣鈦礦太陽電池質量輕、可彎曲並具備大面積製造特點,適合做成建材以及一般民生應用。

繼續閱讀

人生總該有一次,為自己下一個無法回頭的決定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Olli @ Flickr CC BY ND 2.0

S是我中學時代開始,認識近20年的好友。

最近他到日本留學去了。

為了愛情?為了學業?還是為了尋找未來事業的出路?我想大概都有吧。

其實作為一個好友,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當初我並不相當理解S的決定。畢竟,S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日文基礎。想要從頭開始學習,並且還想要在日本這個相對封閉的就業環境待下來,光想我就已經覺得頭皮發麻,更何況S已經超過30歲,目前正是他往自己的職業生涯衝刺的最好時機。但他卻毅然決然捨棄一切,想要重新試探新的可能性。

或許吧,S想要離開的,是那個從小到大都不曾長時間離開過的家。

繼續閱讀

感受不到金融海嘯的可怕?因為你不住在美國

原文出處: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Photo Credit: ghisland.com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在上海相聚,言談中聊到她和我一樣,20多歲便到過許多國家旅行,但是真正融入當地生活,卻是在美國、日本念書工作的那幾年。

當晚我們的話題聊到日本「失落的20年」,2007年我到日本旅行的時候,我並沒有真正的感受到那股所謂「失落的20年」氣氛。

在 我的印象中,日本是一個亞洲經濟大國。舉凡汽車、電子、金融等行業,在亞洲都是數一數二。同時它也是亞洲第一個進入已開發行列的國家。2007年之前,我 已經到過日本3次,最北去過北海道,最南也到過琉球。只不過這一切,都僅僅是從前的課本知識和旅遊所帶給我的「日本印象」。

繼續閱讀

澳門有賽車與賭場齊名 台灣何時能主辦F1賽事?

原文出處: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Tim Patterso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Tim Patterson CC BY SA 2.0

龍潭TIS賽車場(又稱龍潭樂活賽車場),這個北部車迷們20多年來的練習場地,在2013年10月因為土地使用不符規定而遭到了強制拆除。

在還沒有屏東大鵬灣賽車場之前,桃園龍潭賽車場是孕育台灣許多賽車手的場地…從1993年中華賽車會成立開始,這裡一直都是台灣的賽車殿堂。

當年無論是改裝車賽、卡丁車賽、超級跑車賽、統一規格賽、甩尾賽乃至於兩輪賽事,龍潭賽車場都是主要場地。很可惜,台灣政府關心政爭總是大過於台灣整體賽車運動發展,讓原本就已經營不易的TIS自此走入歷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