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瞭亂之心頭抓不定買布之旅

住到Mission區之後,發現這裡有好多好玩的東西。

首先,困擾好多天的窗簾和地毯一定是要解決的啊!去看了一些現成的尺寸不合.花色不愛.價位也需要考量(看上的都很貴!什麼眼光啊?)總之,一直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心中有什麼美麗藍圖嗎?NO!其實P小姐挑東西實在是很憑感覺,你可以說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一定要摸到看到之後(眼見為憑的信仰者),心中的構圖就會自動排列組合一番!所以決定親自走一趟離家最近的布店,去尋寶囉~

11846413_10204627726962402_1213059320_n

這在Mission街上的Fabric outlet隱身在地下一樓,走過很容易錯過的,還好我是拿著地址找了去的!如照片所見,這是一進門第一眼望到的樣子~眼睛頓時發亮了!就像餓呼呼的老虎看見了可口的獵物一般。

11824027_10204627734482590_991708926_n

繼續閱讀

廣告

蚤市尋寶尋到的人生智慧

 來到舊金山,怎麼也不能錯過每個禮拜輪番接力上陣的flea market,每個禮拜日都有營業的是在Mission區的Alamany Flea Market。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的營業時間,人潮隨著時間越到中午,聚集的越來越多,每個人不只動手(翻箱倒櫃)還要動口(討價還價),繞了一圈不夠,還深怕有漏看的,又來來回回的走了好幾趟。 

繼續閱讀

日劇—年齡歧視—膚淺觀後感

11780496_10204520697166724_119006956_n

在AAU (Academy Art of University)一個多月的求學生活中,總是忙碌但還是不忘忙裡偷閒,疲勞轟炸一天之後回到宿舍邊吃飯邊看劇是一種心靈的撫慰!

看了友人推薦的<日劇-年齡歧視>不禁將中港台韓近幾年類似的題材連結在一起,然後理出一個脈絡。從幾年前風靡台灣的<敗犬女王>.大陸的<剩女或大齡女子>.韓國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愛你的時間>改編自李大仁跟程又青的<我可能不會愛你>,這些劇有個共通的特色,女主角的設定通常是在30~40歲左右的職場女性主管,工作能力很強,單身未婚,長相都不錯。在此體會到社會對男女之間的不平等稱謂了,男生如果具有以上女主角的條件,大家都稱呼他們『黃金單身漢』『鑽石王老五』,女生的話『敗犬』『剩女』『大齡姑娘』……這是什麼狀況……..

好像女生的年紀只要一過了某個階段(目前看來是30歲),周遭的主客觀環境都會默默地改變。從台灣呢是從姊姊變阿姨,韓國呢是從小姐變大嬸,日本呢年齡都會赤裸裸的被拿來當茶餘飯後的話題。彷彿你的存在價值只是非常單一的從年齡去做劃分,年紀越大,貢獻越低!能做的事越少?只能回歸家庭?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繼續閱讀

當台灣填鴨式教育遇到西方啓發式教育


該說幸還是不幸?身為七年級前段班的筆者,在台灣從小學至高中求學的階段中,所接觸的都還是國立編譯館的統一式教科書。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我們,既沒能搭上教育改革的頭班車,卻也無法脫離身為七年級生草莓族的原罪。我們就身處在這樣一個不上不下的年代。

從小就不太是個乖學生的我,上課總是喜歡發問。在老師眼中,我從來就不是會在講台底下安安靜靜、手放後面坐著的乖寶寶。不過幸好念書這擋子事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困擾,我也就這麼一路經過高中聯考、申請入學進入了台北某私立大學英文系。

拜英文系開放、自由的學風影響,在大學時代接觸了來自歐美文化的洗禮。著重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風氣,和以往只要把書念好、把試考好的教育理念有著相當大出入。正因為有了大學四年的洗禮,當2008年我赴美攻讀碩士時,我可以很快的習慣美國的生活步調以及學校的教學模式。

不過上述的情形,對於我的朋友M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從小學直至大學,M從未離開過台灣中部家鄉。就連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離家騎車不過15分鐘的距離。離家,甚至是漂洋過海,對於M來說是一場極大的考驗和Culture Shock。首先,光是要較為保守的M父、M母同意讓孩子放棄原有的約聘公職出國念書,就費了好大一番工夫。畢竟公職在上一代的觀念當中,可是摔不破的鐵飯碗!

繼續閱讀

The Grove –舊金山Fillmore一角的咖啡館

1189215361

來到舊金山之後,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我想大概就是位在Fillmore上的The Grove。這是一家很特別的咖啡館,裡面的傢具和擺設,就會讓人有種舒服的感覺。週末的早晨,可以起的很晚,然後舒服的在The Grove享用Brunch。
1189215358
我喜歡這邊的三明治、Latte還有Orange Juice,當然也推薦Omelet。雖然這些東西在很多地方都吃得到,但是The Grove給我的,除了味蕾上的滿足之外,我想就是這邊的氣氛了。
1189215364
靠窗的坐椅,店家會貼心的放上靠枕;外頭的露天座椅,可以和陽光近距離的接觸;冬天如果怕冷,還可以在火爐旁邊取暖;然而靠的很近的座椅,讓彼此之間似乎也不再有這麼多的距離感。這是The Grove給我的感覺,那是人與人之間的貼近的感覺,來這邊,不在只是冰冷的傢具,反倒是充滿浪漫氣息的木頭製品,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1189215352

【海外觀察站】古董、改裝車天堂-美國

玩車文化大不同

話說筆者遠渡重洋,來到了太平洋的另一端,這個曾是許多人的夢想之地—美國。在眾多的西岸城市當中,筆者落腳之處是嬉皮的發源地:舊金山(San Francisco)。座落於北加州的舊金山,是個藝術氣息濃厚的城市,同時也是美國西部的文化以及金融中心。整個城市依著山而建,就連市區道路都是高低起伏。天氣方面不同於南加州夏季的炎熱,夏天的舊金山溫度很少高於30度。宜人的氣候也讓舊金山成為許多美國人最想居住的城市之一。

舊金山是一個合併城市,與南邊的矽谷和東邊的奧克蘭(Oakland)、北邊的馬林縣(Marin County)並稱舊金山灣區(Bay Area)。舊金山之所以興盛,得要歸功於1848年開始的淘金熱,讓許多想要藉由淘金致富的淘金客來到此地。不過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隨後引起的大火,卻也讓舊金山當時的市區毀於一旦。然而旺盛的生命力並沒有讓舊金山就此沒落,重建後的舊金山,成為了20世紀嬉皮文化和自由主義發源興盛的城市,許多藝術家、作家和演員都居住在這個城市。當然還有全世界最大的同性戀區,每年的同性戀大遊行也成為舊金山的年度盛事。

繼續閱讀

舊金山—留學生活的第一週

舊金山-留學生活第一週

從想到做,這是一段不短的過程,尤其是當身邊多了一個人陪伴的我的時候…這一切該說是機緣還是巧合?我想,這個問題不是我現在能夠回答的。

就這樣,我和我家比~來到了舊金山!對我來說,這已經是舊地重遊了,20年前的邂逅,去年的作客王來恩家中,這次算起來已經是第三次了。不過對於我家小姐來說,這可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尤其是離家這麼遠,就這麼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和我,一待就是快一年。
1491748630
這是個怎樣的城市?對我來說,它是我追求下一個目標、夢想的城市。對於從前的人來說,這是個充滿希望的城市,因為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金山“。坐落在灣區的城市,有著太平洋的洋流調節氣候,年平均溫大約在5-21度之間,這樣宜人的氣候,讓我們家小姐覺得有點無法適應,畢竟這裡的夏天比台灣的夏天冷多了。

嬉皮的發源地、同性戀的大本營、當然還有美國非主流藝術的起源,這個城市充滿著許多的可能性。這樣的一個外表下,當然還是有所謂的不協調之處,許多的遊民聚集市政府前面的市民中心便是一例。就如同這個城市所呈現的多元面貌一般,遊民在這裡似乎也成了舊金山的特點之一,只不過那令人避之為恐不及的味道則是頗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相較於美麗的海灣,以及遠近馳名的金門大橋,我想這裡還是有著其賞心悅目的一面。
1491748673
來到了舊金山,多虧了大學同學布來恩的幫助,我和我們家小姐已經有了落腳之處,只不過面對家徒四壁的情況,我想儘快的在新家安頓下來才是我們所想要的吧!新家就座落在著名的Fillmore上,再往海邊走一點就是許多具有特色的小店以及咖啡座,不過這一切的閒情雅緻,目前還是不太屬於我們,新生活的開始,比想像中來辛苦許多。除了要搬進新家、添購傢具之外,另外還得幫布來恩搬家,這是我們新生活的開始,留學生活的第一週,就是這樣的在忙碌中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