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都來不及了,你怎麼會想回來?」 因為我們散居世界各地,為的就是這一刻的來臨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三立新聞網setn.com

三立新聞網標題:那些年,我們散居世界各地

Photo Credit: Changlc CC 0 台北東區

紐約、舊金山、矽谷、東京、上海、香港、澳門、胡志明市、新加坡、柏林、法蘭克福、倫敦…以上,我列出了那些有著朋友足跡的城市。

那些年,我們散居世界各地。

包含我自己在內,有好多同學朋友已經超過5年沒有在台灣長期生活、工作過了。對於台灣,慢慢都有種熟悉但又陌生的感覺。然而,每當放長假時,當其他台灣的朋友們都在忙著準備出國旅行時,我們放長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回家。

25歲到35歲的十年間,人生當中最輝煌的十年,散居世界各地的我們,努力地賺取不一樣的經驗。

繼續閱讀

廣告

中國企業持續收購美國車廠—新興市場與舊殖民地的逆襲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ghisland.com

最近在汽車產業當中最夯的話題,已經不是Tesla特斯拉電動車進軍中國,亦或是旗下Model S電動轎跑車火燒車的新聞,而是來自中國的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另一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廠Fisker新聞

中國企業收購汽車品牌雖然已不是頭一例,但是這樣的情形在21世紀的汽車產業不斷上演,這儼然成了一場新興市場與舊殖民地的反撲。

什麼是Fisker?誰又是Henrik Fisker?

相較於Tesla特斯拉,Fisker並不若前者擁有品牌高知名度,但是說起Henrik Fisker這位鼎鼎大名的品牌創辦人兼首席設計師,在汽車產業當中可說是無人不曉,著名的Aston Martin DB9以及BMW Z8都是他的作品。關於Fisker旗下第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跑Karma,之前的文章已經做了詳盡的介紹,在此不做贅述。

繼續閱讀

索尼與福特CEO帶領老公司轉虧為盈的「唯一」關鍵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Wikipedia

2013 年,索尼CEO平井一夫,成功帶領索尼從連續五年巨額虧損的慘況到今日的轉虧為盈。而福特的CEO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則是帶領福特成功地挺過金融海嘯,在歐洲、亞洲以及美洲等地繳出漂亮成績單的一年,讓福特成為三大巨頭當中首先獲利的車廠。這兩家企業 都具有相同的特質——出色的領導人以及資源整合策略。

說到這邊,就不得不提到兩個產業龍頭起死回生的經營策略:索尼有「One Sony」策略,福特也有「One Ford」策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