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載於: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TeSA
眼下,臺灣許多年輕人奮力地尋找出路,原因無他,因為盤踞不去的低薪風暴。於是,許多人都踏上了創業一途。
想要創業,有點子固然重要,但是你曾考慮過市場現況、自己本身的個人特質、人脈資源以及是否真正了解整個產業?
其實,創業是需要做很多功課。而我認為,首要功課就是先檢視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創業這條路。因為確實牽涉到你所創辦企業,能否長久經營,並且確實獲利。畢竟,開門做生意就是要賺錢的,不是嗎?
很多人在創業之初,都是一頭熱地投入自己的心血。這當中不管是人力物力,往往事後回想起來都還有些心有餘悸。沒錯!創業需要熱情,但是也需要審慎地評估,同時更要避免在一頭熱的時候做下錯誤的決定。當然,最怕的還有一種:「既然大家都在創業,那麼我也來創業好了!」的盲目跟風。
依稀記得創新工場的創辦人李開復先生說過,如果是沒有太多經驗的年輕人,想要進入新創產業,並不一定要自己創業,可以先從加入一個體質優良新創團隊開始。在一個新創團隊當中,可以學到的東西以及觀念,往往可以幫助日後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少走很多冤枉路。同時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究竟是不是和創業。
那麼,究竟什麼樣子的人適合自己創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