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新返鄉、房價失衡、有錢判生沒錢該死⋯⋯年輕人你還有什麼理由對政治冷感?

文章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我很不喜歡談論政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台灣因為兩黨惡鬥空轉了近20年,「政治力消耗經濟力」這句話在15年前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樣一搞,讓我們這些七、八年級生幾乎個個都得了「政治冷感」。若不是這兩年的凱道挺洪仲丘、太陽花學運,我想大概不會有人在乎我們這群年輕人到底在想甚麼吧。

繼續閱讀

廣告

「大陸和台灣的真實差距」太荒謬,看完還真的哭了!

原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三立新聞網

那篇差一點就要被我遺忘的文章,在我看到徐嶔煌的〈打臉國民黨打到崩盤!看年輕世代寫下「四個第一」〉之後,又重新回到我的腦海中。

先說說徐嶔煌這篇文章好了,個人認為這篇文章點出了年輕世代(20-40歲)超脫藍綠的思維模式。對於政治向來冷漠的年輕世代,終於體認到如果不參與政治,那就等著讓別人來主導未來,所以才會有先前的聲援洪仲丘、太陽花等運動。

同時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在這次的選舉中呈現了翻轉的局面,意即傳統媒體的式微和慢速,敵不過猶如病毒式傳播且即時的網路媒體。誰能夠更快的回應網路議題,甚至是重視網路上的意見,並且加以運作和整合,誰就能獲得年輕世代的支持。

文章中也說,這個20-40歲的族群高達650萬人。當這650萬人的權益深深受到了打擊,不得不站出來為自己的未來發聲的時候,那些不重視這個族群的人就真的要倒大楣了。看看這次選舉的結果,以往藍營認為小輸的局面成了大輸,大贏成了小贏,還有人敢說這650萬人的意見他們看不上眼嗎?

同時,這次選舉也說明了一件事,就是許多年輕世代對於現階段政府的不信任。一樣擺脫不掉的22K、油電雙漲薪水不漲、向財團傾斜的政策、居住正義、黑心食品、餿水油等事件,明顯地看出政府儼然無法為人民監督、保障權益。除此之外,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從有能力繳稅的年輕世代剝削。此時的年輕世代,只希望用選票來表達心中的不快。

而那篇在我腦海中的文章又是什麼呢?

幾週前,一位曾一起工作的陸籍同事,在微信上傳來了一篇名為〈大陸和台灣的真實差距,看完哭了!〉的文章。他問我:「這篇文章上面說的都是真的嗎?需要你驗證一下!」

說起這篇文章,我看完之後真的「哭了!」哭的是他寫的台灣好像跟我認得的不太一樣,似乎把台灣描述成了天堂一般。這文章的開頭寫著:

「台灣人民的生活是非常富裕的,人均年收入在3萬美元左右,相當於大陸的15倍。世界90%的筆記本(筆記型電腦),是台灣企業生產的、20%的石油生產被台灣控制。在中國大陸,台灣的旺旺、康師傅、統一等,都是所在行業的領軍企業。」

光看完這一段,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原來台灣人的生活在大陸人心中是這樣的啊!心想這肯定不是台灣人寫的。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