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感謝文。獻給2014年夏天遇到的所有人與事,還有自己。
時間過起來真的悄無聲息,之前覺得十周兩個半月是漫長的大半個暑假,但現在眼看著第一份全職實習也進入了尾聲。這十周兩個半月,經歷了未曾料想到的變數、焦慮、彷徨,但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改變與成長。
來上海兩天內匆忙驚險地租了房,簽合同搬行李通水通電連網路。週六晚上好不容易安頓下來,我一個人待在不如學校宿舍寬敞的小單間裡,發覺出了深圳,大陸其他城市在我看來原來是那麼陌生;出了學校,自己實在還是很菜很無知。
七月進入狀態後,隨手往微博上發了張外灘的夜景,然後寫了一句:實習了,還有很多要學。此後好像再沒在社交網路上更新記錄我的實習生活。規律的朝八晚五,擠捷運擠公車,看電腦工作,閑下來跟一群85後90後的同事愉快地玩耍一下,偶爾集體跑去茶水間來個"下午茶"……一旦適應了公司、公寓兩點一線的生活,時間好像還沒察覺到它的存在就流逝了。跑跑上海的CBD、弄堂、各種館、各種公園,逛逛購物百貨、超市、傳統的果菜市場,週末好像剛緩過神來,又到了工作日。
一開始看到嚇一跳的汽車業和商業的術語,一頓惡補之後好像也沒那麼可怕,反而留下了點「後遺症」:有天想跟同事說某品牌很常見,各大超商都可以買到吧,結果開口來了一句「他們家市場佔有率非常高」,同事用一種「這妹子瘋了」的眼神看了看我,半天沒說話。還有一次坐公車,司機開得比較急,我順勢往後靠了一下,當下第一反應不是「怎麼開得這麼不穩」,而是「這推背感……」。過去真的完全不關注車子,連汽車品牌都是因為家人要買車,聽多了討論自然而然地熟悉起來。現在看到車子,腦子裡冒出來的卻遠遠不止「哇,好好看!」或者「咦,好丑」,而是「**品牌**車型的競爭對手」「繼承家族大嘴式的前臉設計」「又是一個長軸距版」「榮獲國際發動機大獎」……而我最多算是因工作頻繁接觸而產生了條件反射,那些真心愛車懂車的同事們,任何話題都可以講到車子,關於車的任何細節都可以津津樂道聊上好久。我尊重敬佩這種專業的力量,更明白愛好與職業並不對立衝突,可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