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朝一日你我不必再當候鳥,或是功成名就之後的鮭魚

原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已快一年未敲打鍵盤寫文章的我,前些日子一篇文章〈旅居海外七年歸巢,才發現——回家的路,真的好遠〉抓住了我的眼球。

好遠!那是一個想都想不到的距離。當我們懷抱著滿腔的希望,從國外返台生活、工作,現實總是在我們頭上澆下了一桶冷水。

文中描述到作者同樣是個旅居國外七年後返台,求職卻四處碰壁的年輕人。同時並點出了台灣職場的三個現象:

低薪

長工時

不友善的職場文化

依稀記得,回台不久後看到台灣的職場環境,我也寫下了〈我們要年輕人有國際觀,但又對有國際經驗的年輕人說:「你的國際經驗在台灣沒用」〉,兩相對照之下,不勝唏噓。

那天手機中的通訊軟體群組,出現了這樣一段話:「找個時間聚一下吧?我要去對岸工作了。」

幾天後的晚上,我們幫朋友C餞行。他即將隻身前往廣州工作。下一次的見面,又會是好幾個月後了。從今以後,C將過著候鳥般的生活,穿梭在於海峽的兩端。或許每當季節一到,我們就會看到以往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早先我仍在上海工作時,就時不時的聽到有中國公司想要聘請C至對岸工作,但最後往往因為總總因素,無論是家庭還是對於對岸職場的不熟悉,使得C放棄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而這一次,已年過四十的C決定放手一搏。

「是什麼讓你起了這樣的念頭?」席間我問了C。

「我已經四十幾了,前幾天當我表示要到中國去發展的時候,我們副總對我說:『為什麼要走?再過幾年我退休之後,你就是我的接班人了啊!』試想如果是你,這家公司再待下去,我也會變得和副總一樣,這就是他工作了將近一輩子的地方,天花板就在你眼見所及之處。我不想要將來有所遺憾、後悔。」C對於這個可以預見的未來,已不抱任何希望了。

「四十幾歲了,我也想去闖一闖,況且薪水、發展,對岸都比台灣好。」C說出了他想出去看看的主要原因:「你知道我到廣州去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興奮,是那種機會俯拾即是的感覺。我相信那時候剛到上海的你,一定也是和我差不多的感覺吧。」

我點了點頭,想起了2012年剛到上海的時候。

那時常聽的一首歌〈Empire State of Mind〉裡頭的一段歌詞,雖然說的是美國紐約,但當時的我真有這樣的感覺:

“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 That’s what they say"

– Alicia Keys

然而兩年多前剛回到台灣時,從天堂掉落到地獄般的差別,完全顛覆上述歌詞的每一個字,也幾乎抹滅了我對未來職涯的憧憬。

那段期間大概是我人生當中換工作最頻繁的時期,從原本抱持著希望,領著相比我在上海僅三分之一強的薪水進入喜愛的產業,想用熱情來支撐一切,但公司卻讓我看不到發展前景。不到兩個月後又一股腦兒地栽進新創媒體,讓自己適應年輕老闆的「微管理」以及三天兩頭就說要改變公司營運型態的「快速」。後期待過的公關行業,過著從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都還在想著工作的生活,還因此錯過家人的生日。

幸好,最終我還是得到了現在老闆的賞識,進入了一直以來都嚮往的汽車品牌公司擔任要職,這才稍稍的讓我有了待在台灣繼續發展的動力。

當晚最後,我看著C眼中閃閃發亮,蓄勢待發的能量準備大顯身手。身為好友,除了祝福,也希望有朝一日你我不必再當候鳥,或是功成名就之後的鮭魚。

希望出走不再只是不得已的選項,而是為了出去看一看這世界。

相關閱讀:
在台灣的低薪風暴下,你我都是啃老族

我們要年輕人有國際觀,但又對有國際經驗的年輕人說:「你的國際經驗在台灣沒用」

30歲不到要價年薪200萬元!「敢的整碗端」儼然成為中國年輕人的職場文化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