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S和NISSAN Leaf為何賣得這麼好? 不同於傳統汽車產業的電動車思維

文章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網 Auto-online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tesla-model-s-chassis-and-air-suspension

特斯拉 (TESLA ) 的成功,似乎不僅僅止於歐美!自從年初Model S在中國上市後,造成一股TESLA 電動車風潮。雖然TESLA 先前和中國兩大電力供應商(國家電網以及南方電網)的協商不甚順利,但就在8月29日,TESLA 已經和中國聯通達成協議,即將在中國境內建400座充電站。消息一出,TESLA 股價立即站上每股272美元的新高。

或許有些人會問,許多車廠都不看好的電動車,為何TESLA ModelS 以及NISSAN Leaf卻得以風靡歐美?事實上,許多汽車大廠都有電動車型,諸如TOYOTA RAV4 EV, HONDA Fit EV, FORD Focus EV以及CHEVROLET Spark EV等都是大廠所製造出來的電動車,依照以往的品牌經驗,大廠幾乎等口碑。但是仔細一看銷量,其他電動車完全比不上Model S以及Leaf這兩部電動車!

仔細探究原因,問題似乎就出在這些大廠的傳統汽車製造以及車輛工程思維。

就拿美國汽車大廠福特為例,旗下所生產的FORD Focus EV便是直接拿FORD Focus的底盤直接將電池組裝載於原本油箱位置,同時再將電動馬達以及電系控致諸元裝載於原本的引擎室,進而改裝成的「電動車」。

65-2012-ford-focus-electric

以傳統汽油車底盤改裝而來的FORD Focus EV

 由於電池的重量佔據了電動車相當的車重,從車輛工程學的角度而言,整體車身比重已經和原本汽油車相差甚巨(一輛普通的Focus重約1,270公斤,但一輛Focus EV則重1,674公斤)。想在這樣一部重了400多公斤的電動車,以不重新調整車輛工程以及重量配置為前提,要獲得媲美汽油車的性能以及操控表現,近乎不可能。

nissan-leaf-battery-pack

同樣將電池組擺放置兩軸中央底部的NISSAN Leaf

回頭看看TESLA Model S以及NISSAN Leaf。兩部電動車的底盤均屬於全新打造、專屬於電動車的底盤。TESLA的工程師將Model S的電池組安裝在兩軸中間底部,使其成底盤結構的一部分,同時電系控制諸元也盡可能地朝向低重心的擺放位置。如此一來,Model S電動車在工程上有了另一番突破,讓這部豪華電動房車除了具備一般汽油車所沒有的雙行李箱配置的便利性外,也有超越跑車的性能和操控性。

再仔細瞧瞧不走豪車路線的NISSAN Leaf有著和TESLA Model S相似的電池組安裝位置。雖然在車輛工程的造詣尚不若TESLA Model S來得出色,但畢竟這是部較為平價的電動車,同時也是是目前全世界賣得最好的電動車。總計從2010年上市至2014年9月,NISSAN Leaf已經買出了135,000多輛。而TESLA Model S則是從2013年至2014年六月為止,全球賣了將近40,000輛。

BMW i3底盤架構

BMW i3底盤架構

如果從市場行銷的角度來看,較晚進入電動車市場的BMW,則是為了電動車不惜重金打造了i品牌。由此不難看出這個近百年歷史的車廠想要帶給人們一個不同於傳統汽車的概念,讓電動車產品線從自家的BMW獨立出來。向來以性能與操控聞名,並且深知產品力重要性的BMW,在打造i品牌i3電動車時,同樣將電池組安裝於兩軸之間底部位置,為的也是獲得更佳的性能以及操控。

無論是TESLA、NISSAN還是BMW i,皆用了不同於傳統汽車產業的思維來生產乃至於行銷電動車,使得這樣的思維模式似乎成了發展電動車以及開拓其市場的不二法門。

相關閱讀:
又一個大膽政策:Tesla推沒有汽車廠商敢做的「8年不限里程保固」

電動車換一次電池要16萬好貴,不如開汽油車?拿起計算機算一算吧!

TESLA Model III瞄準BMW 3系列房車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