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些千奇百怪的離職藉口?拜託請誠懇面對自己和主管,讓我們好聚好散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Quinn Dombrowski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Quinn Dombrowski CC BY SA 2.0

上周我和一個同在上海工作的朋友M見面。身處眾多女性羨慕的時尚產業,M不像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中那些崇尚名牌的OL一般,身上盡是數不清的時尚品牌,但仔細一瞧她的穿著、配件等,卻也是低調又充分展現自我品味。

話說我和M到上海的時間差不多,如今她已是某知名奢侈品代理商的視覺陳列主管,管理三個品牌以及二十多家店。雖然工作職責主要不負責人事,但各地分店的人員流動還是得有所掌握。

言談中M告訴我,最近她手底下的一個小姑娘離職了。

初階人員離職這件事,在中國許多大城市已是司空見慣。這是因為初階人員的機會非常多,常常另一家公司的薪水出得高一些,底下的人員就會輕易的轉職,流動率相當高。

只不過,離職誰都會,但是怎樣和主管開口以及用甚麼理由,就看各自本領了!

M說:「一般手底下的人提出離職,如果這個人在工作的表現以及未來的可塑性上有發展潛力,我都會予以慰留。但如果新的公司給的條件更優渥且對方辭意已決,那麼再多說甚麼都只是浪費彼此時間。」

「是啊!但這次這個小姑娘是用甚麼離職藉口呢?」我問。

M回答道:「她說她媽食物中毒,搶救兩天無效死了!」

當下聽到這樣的答案,我遲疑了一下…「如果真的是這樣,請喪假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拿這個當做離職藉口未免也太瞎…」我補充道。

M一臉沒好氣的說:「這個小姑娘早先就已經有離職的意向,我想她大概也找好工作了。只是用這樣不誠懇的態度離職,沒有提前通知又拿不出家人的死亡證明,隔天就消失不來了,真的很令人反感。」

無獨有偶,前些日子我管理的部門也有一位做編輯以及翻譯的小姑娘離職。其實早在她離職前我就查覺到有些許跡象,這小姑娘可能待不長了。除了她三天兩頭的請假不說,位置上也常常找不到人(曾經在無意間,我聽到她在公司辦公室外迴廊講電話的內容,是有關下一個公司職務)。而在她離職的當天,這位小姑娘還大遲到(若不是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離職,哪敢這樣搞?),隨後她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向我提離職,說是最近家中有點事,需要回家處理。

我沒有當面戳破她,因為我也知道照這樣的態勢看來,她是走定了,因為她提出了一個我無法說不的理由。

不過用這樣的方式來隱瞞自己離職的真正原因,我想如果是下一次,她依舊會故技重施。然而身為一個主管,我並不會阻止底下的人朝更好的機會發展。但我希望的是,能否不要用這種方式來提離職?能夠誠懇的面對自己和主管?

在離職這一點上,我想我的英國實習生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印象。

她是一位來自蘇格蘭的女生,來到公司時人事經理讓她到我部門擔任實習校對的工作。或許是這個工作和她原本想像的不一樣,因為當初入職時勞資雙方的溝通有出入,部門在當時並沒有相應符合的職缺。對此她在實習的第二周就向我提出疑問,同時希望多做一點和市場行銷以及公關相關的工作。面對這樣的要求,我安排她多參與其他部門不同的項目,以期讓她在這段實習的時期能獲得最大效益。

實習期滿後,我這位英國實習生選擇離職而非轉正留下,而離職的理由除了工作職責和她的期望有所出入外,另一個是她想在回到英國前去旅行。當然,她積極的態度和工作表現無庸置疑地獲得了我的認可。在離職時她帶著我所寫的推薦函踏上了下一段旅程。

的確,離職有些時候是因為個人的職業發展和下一份工作有了更好的選擇,又或許是看在「錢」的份上,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無論是何種理由讓我們決定要離開現在的公司,好聚好散是雇主以及職員都追求並樂見的。只是用些破綻百出,連主管都看得出來的千奇百怪的理由離職,對當事人自己真的有比較好嗎?

Photo Credit:  Nguyen Hung Vu  CC BY 2.0

Photo Credit: Nguyen Hung Vu CC BY 2.0

 

相關閱讀:

「是不是主管不喜歡我,所以才將我調部門?」

想要成為最好,就得承擔最痛:拒當台勞,成為全球菁英的6大關鍵能力

人生的申論題:重點不在於你做的決定對或錯,而是做與不做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