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記得剛出社會時,每每覺得到底主管了不起在哪裡?只不過就是經驗比我多一點,能力也不見得比我好?憑甚麼你是主管而我不是?
或許吧,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年輕氣盛的表現方式,總覺得自己有那麼一點不可一世!
目前的這個職位,雖然已經不是我第一次擔任主管職務,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件工作插曲,讓我想到一句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我是直到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當爸爸。」而主管不也是這樣?我也是「直到當了主管之後,我才開始學當主管」。
前幾天,我將我團隊底下一個來了一個多月的小姑娘給調了部門。
在幫她轉調部門之前,我先和公司的人事主管談過。人事部門的主管問我說:「我看她態度不錯啊,為何你要這麼『殘忍』的調走她?」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身為主管,有個態度好的部屬實屬難能可貴,但是光有態度可還不夠,工作能力才是真正讓團隊運行順利有效率,更是團隊主管所希望看到的。
近兩個月的觀察下來,我發現這個小姑娘的態度雖好,但是做事情稍顯粗心。同時我的部門中極為要求的中英翻譯能力,這方面看來她也還不夠純熟,在許多用字、專業術語甚至是文法結構還達不到要求。這使得我們整體團隊的效率及速度,因為她一個人的緣故而遭到了拖延,同時也無法在每天緊湊的時效內完成工作。
在幾次的耳提面命之後,情況雖有改善,但是還是無法和團隊其他人相提並論。最後,我只得請人事主管看看是否有其他部門的職位適合她。
很幸運,其他部門的主管正好缺人手,於是乎小姑娘便被轉調到其他部門。
我還記得宣布轉調的當天,人事主管和我提到小姑娘在面談時對她說的一番話:「我是不是哪裡做不好惹主管生氣了?是不是主管不喜歡我,所以才將我調部門?」

Photo Credit: Keirsten Marie CC BY 2.0
看到這邊,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很冷血,這樣一個小姑娘就這麼被我調了部門。然而反過來想想,我所處的位置是要對公司以及客戶負責。若是我的團隊因為她一個人的因素而增加其他同事的工作量,不但無法達成KPI,也無法向公司及客戶交代。
因此,這樣的調動很可能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因為這個任務她並不適任,而這個講究效率的團隊,無法一直等到她可以勝任的那天。
昨天,我和這位小姑娘在同一個時間下班離開辦公室。她見了我,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說:「和你走在一起,我覺得好尷尬,不曉得要說些甚麼。」
我說:「那就把你的尷尬說出來吧!」
隨後,我和她閒聊了一會兒。雖然直到最後她都沒有說出她的尷尬,不過我想那段路程或許就已經化解了彼此的尷尬了。
相關閱讀:
想要成為最好,就得承擔最痛:拒當台勞,成為全球菁英的6大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