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最好,就得承擔最痛:拒當台勞,成為全球菁英的6大關鍵能力

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Photo Credit:  Anthony Quintano  CC BY 2.0

Photo Credit: Anthony Quintano CC BY 2.0

英國經濟和商業研究機構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經濟學人信息社),3月4日在上海發布《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稱,物價上漲和貨幣升值使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而中國主要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在日益增加。

這次的報告,以紐約當作基準,其生活成本分數為100分。其餘參與評比的城市,分數越高表示生活成本越高,例如:新加坡為130、香港為113,而上海則為101。

你沒看錯,上海的生活成本正式超越紐約!雖然僅僅是一個百分比…

而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10個城市分別為:新加坡(130)、法國巴黎(129)、挪威奧斯陸(128)、瑞士蘇黎世(125)、澳洲雪梨(120)、委內瑞拉卡拉卡斯(118)、瑞士日內瓦(118)、澳洲墨爾本(118)、日本東京(118)以及丹麥的哥本哈根(117)。 

以上這些排名前10的城市,在某些定義上而言,可稱之為「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那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斯基亞‧扎森提出的「全球城市」概念,當中提到這些城市具備了相同的特質: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地區性的交通樞紐、擁有開放的經濟以及多元的文化。同時他也指出在國際化的過程當中,一些國際性的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跨國人才。 

來自世界各地的「全球菁英」,他們不把自己視為一個單一國家的公民,護照對這些人來說,僅僅是往來各國的通行證。他們具備在全球城市頭角崢嶸的本領。雖然許多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頗高,但是這些並不成為全球菁英考慮的範圍之內,他們著眼於這些全球城市能否讓自己一展拳腳。

說了這些到底與我們何干?這和台勞以及全球菁英又有什麼關係? 

台灣在這一波的全球化過程中,因為自身的封閉加上保護主義,使得我們逐漸在區域當中的表現敬陪末座。

這樣的現實讓許多年輕人越來越害怕。害怕什麼?害怕和亞洲其他國家青年菁英比起來,自己越來越不具競爭力;害怕台灣逐漸地在亞洲被邊緣化。當亞洲其他城市正在吸引世界菁英,我們卻原地踏步;更多的是,我們的青年勞動力必須離鄉背景,去其他國家工作、生活,因為就算是出賣勞力也好,總比在台灣領著22K過著餓不死但也存不到錢的生活強。 

所以,當我們在面對這幾天的服貿議題,年輕人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不願再將自己的命運交付別人手中。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看得見希望的家園,而不是讓一個攸關前途的協議淪為兩黨的政治籌碼。

因此,無論是支持服貿還是反對服貿,探究其背後原因,無非是擔心這塊土地上未來的發展。年輕人的競爭力正在一點一滴的流失,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視野來觀看整個局面,不去關心亞洲乃至於世界局面的變化,那麼我們的舞台只會越來越小。

如果台灣可以吸引來自全世界的菁英,來自世界各地的跨國企業將台灣當作重要市場之一,甚至是亞太首屈一指的商業甚至是金融環境,那麼台灣自然而然就能吸引人才回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再看別人臉色。 

很可惜目前我們還沒有這樣的環境。想要改變環境,先從增進自身能力開始,為了讓自己不變成台勞,年輕人,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培養自身的職能,讓自己在這個全球化的環境下,朝全球菁英邁進。

Photo Credit:  ImagineCup  CC BY 2.0

Photo Credit: ImagineCup CC BY 2.0

所謂的「全球菁英」,當具備以下特質:

1. 卓越的語言能力

想要成為菁英,首要的條件便是擁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因為得和全世界的專業人士共事,溝通便成為了相當重要的一環。當然,這邊所指的不僅僅是一般的商務用語。如果你學有專精,行業語言甚至是技術用語更是必備條件。

身在台灣,我們的年輕人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中文。若是能在英文甚至是第二外文多下功夫,我們的優勢將更顯著。

2. 企業實習經驗

這是台灣企業比較不重視的一環。許多台灣的企業就算是有實習生制度,多半也都是讓實習生做著類似打雜的工作。

在許多國際企業當中,實習生往往也可以擔任要職。因為許多國際企業的實習生很多都已經有2到3年,甚至4到5年的工作經驗。實習是他們在研究所的學生生涯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擁有國際級的實習經驗,對成為一個全球菁英而言,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

3. 策劃組織能力

一個優秀的專業經理人,除了自身的專業職能外,另外一項相當重要的能力便是策劃組織能力。

專業經理人常常要面對的許多專案的進行,對於每一個專案的預算、時程掌控以及人力分配,其中當然也包含了跨部門的協調以及和客戶的溝通,這些都是一個專業經理人的工作範疇。

具備這樣的策劃組織能力,才具備了成為全球菁英的條件之一。

4. 世界觀

宏觀,是目前台灣的年輕人相對而言較缺乏的一項能力。這和我們本身的教育以及媒體環境有相當大的關係。

掌握世界的脈動,比起關心最近台灣哪裡又開了好玩好吃的店來說,你認為哪個比較重要?

要具備世界觀,得先從關心世界最新的局勢開始。因為政經的局勢往往會影響一個地區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發展。如果沒有宏觀的視野和對於世界脈動充分的掌握,就不具備成為全球菁英的條件。 

5. 抗壓性

有關於抗壓性一方面,大家已經說的夠多了。

再補一句亞洲首富李嘉誠說過的話:「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闖不過去,那就乖乖做普通人。」

6. 跨領域技能

在全球化快速變遷的環境下,僅擁有單一技能,你我都知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我們可以學有專精,但是如果想靠這項技能一招半式闖天下,那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所以除了本身專精的技能外,還必須要掌握市場脈動,吸取行業新知,而年輕正好是我們的本錢。惟有學得比別人更快更好,我們才有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化環境下競爭的本事。

年輕人,我們可以害怕,但光是害怕不會讓未來更好。如果不想失去競爭力,躲在角落裡玩沙,那就勇敢地擁抱恐懼,朝全球菁英之路邁進吧!

相關閱讀:

面臨「世代戰爭」台灣年輕人該怎麼選擇?
不敢遠離你的舒適圈,就別抱怨低薪、老闆壓榨
實習生們,快點離開只讓你「打雜」的無良企業吧!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