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7點到辦公室趕下午3點的deadline、中午甚至沒有時間正常用餐、3點之後還得等待客戶的反饋…。
以上,是我接觸新工作一個月以來的情況。
家人、朋友、甚至是以前的同事都認為我瘋了!從原先的工作轉換跑道到現在這份工作,增加的力度之強讓旁人看來傻眼,直說不可思議。
不過,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沒有任何怨懟。
接下這個工作,看來我做了許多犧牲:犧牲可以每天早上七點半才起床的奢侈、犧牲可以每天準時下班的愉快、也犧牲可以上班時還偷上臉書的小確幸…
然而我換來是再度進到管理階層、直接面對客戶的責任、對於危機處理能力的絕對要求,以及幫助公司建立起團隊。
這個職位看來就是一個艱鉅的挑戰。除了管理項目以及團隊之外,對於汽車產業上的專業知識亦頗為要求,更重要的是內部以及外部的溝通。雖然一樣是汽車相關產業,但是和之前偏向技術性的工作截然不同。問我為何會接下這樣一個任務?我會說這離我為自己的目標又更向前邁進了一步。
或許吧!你可以說我是個被虐狂,放著較為安逸的工作不幹,轉而投向一個工作力度甚強的職務。然而,其中的誘因卻很簡單,只是因為一個對自己的期許。
總是在某些文章當中看到網友們的回應,說:領高薪的代價就是要離鄉背井、遠離自己熟悉的生活圈、獨自面對險惡的環境以及未知的旅程。但是卻也常常看到有人抱怨領着吃不飽卻也餓不死的低薪、老闆如何壓榨員工、以及對大環境的無力感。
這樣的回應總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A君總是抱怨著家裡的母親對他這裡不好、那裡管太多,成天嚷嚷著要搬出去住,卻又不見他有所行動。問他為何不下定決心搬離開家,這時卻又聽到他的藉口:「搬出去住?回到家不就要自己煮飯?衣服也得自己洗,而且也沒有人幫我整理房間…」
而這些,成了他遲遲沒有搬離開家的理由。
事實是A因為捨不得既有的利益,所以不敢對於未知下決定。因為捨不得那個已經擁有的舒適圈,以致不敢也不想搬出家門。
套一句朋友喜歡說的話:「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誠實的!」
而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往往因為耽溺於現有的舒適圈不肯離開,以致於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何不放膽一試?就算遍體鱗傷又怎樣?起碼那也是你的輝煌戰績。
遠離你的舒適圈吧!邁出你向前的第一步。
相關閱讀:
興趣不是不能當工作 但你的興趣夠「職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