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Photo Credit: Dominic Alves CC BY 2.0
2013年7月18日,美國最重要的汽車工業城底特律申請破產,12月3日申請獲准。
其實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底特律就已經搖搖欲墜。傳統汽車產業的三大巨頭將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的龍頭寶座輸給了中國大陸。雖然在隨後幾年美國經濟稍見復甦,但汽車市場龍頭寶座的位置仍是無力回天。
現在的底特律,眼見所及到處是荒廢的大樓、住宅以及工廠,整個城市幾乎成了鬼城,一付百廢待興之貌。
此時在西岸的矽谷,由Elon Musk領軍,興起了一場電動車革命。位在Palo Alto的Tesla電動車廠於2013年的股價曾經創下大漲407%(與IPO時相比)。關於Elon的傳奇,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現實版「鋼鐵人」扭轉你對電動車的刻板印象〉。
然而傳統汽車產業也並不是沒有重生的例子:2012年8月宣布破產的瑞典SAAB,曾以高安全性以及汽車渦輪引擎享譽於世,現已被具有中國背景的NEVS(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瑞典國家電動車)收購。就在本月2號,位在瑞典特羅爾海坦的SAAB工廠生產線再度啓動,一輛2011年式的SAAB 9-3 Aero車型於停工後的兩年從生產線上開了下來。就如同2011年推出的概念車PhoeniX一般, SAAB以NEVS的形式浴火重生了。
NEVS同時也對外宣布,將以歐洲以及中國大陸作為汽油版SAAB 9-3的主要市場。從上個世紀中,SAAB就已經是汽車安全與渦輪增壓引擎典範,全世界都有為數不少的擁護者。更重要的是,既然名為瑞典國家電動車,日後的生產重點自然會放在電動車。預計第一款由NEVS生產的電動車將會在2014年上市,而市場將會大部份著重於中國大陸以及少量的瑞典本土市場,畢竟中國對於電動車產業的政策相對較為開放。NEVS期望能在未來開拓中國以外的更多市場。
當然,過渡的樂觀對NEVS並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電動車市場目前僅佔所有汽車市場的0.025%。倫敦IHS汽車分析師伊恩・弗萊徹(Ian Fletcher)說:「畢竟SAAB之前的主要市場為歐洲以及中國,但是要登陸這些市場,短期內成功的機率非常渺茫。」畢竟以往的經銷商都已不復存在,重新來過勢必是一場豪賭。
不可諱言電動車或許已經成為了一個契機,身為產業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台灣,在這場電動車革命當中,很可惜始終扮演著配角。雖然日月潭、台中市政府等地的試營運、公務電動車計劃似乎讓台灣的電動車看見了曙光,但比起矽谷、歐洲以及中國大陸,台灣在電動車政策推行上仍稍嫌落後。
台灣已經在手機革命、網路革命、社群媒體革命,甚至是最近很夯的第三方支付,錯失了大鳴大放的機會。面對汽車產業大洗牌,是否這次該輪到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