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關鍵評論網

Photo Credit: parkviewgreen.com
2010年,Apple iPad第一代在美國以及全球許多重要城市上市,引起一陣不小的旋風。這個原本不被看好的商品,卻被Apple寄予重望。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iPad的推出,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也讓iPad成為了3歲到83歲都愛不釋手的3C產品。
想進中國大陸市場,先繳學費
當然,這樣的商品一定也不會放過中國大陸市場,畢竟這塊13億人口的大餅是任誰都不想放棄。但是在此時的Apple忽略了一點,他們似乎對於中國大陸當地的「特殊」法律以及民情不甚瞭解。
結果?就是付出一筆鉅額的學費。
因為iPad的商標已經被中國大陸的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在2001年註冊了。如果Apple想在中國大陸使用iPad這個名字上市,勢必會侵犯到唯冠公司的權益。為此,Apple還和唯冠科技打了場官司。
最後?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Apple敗訴,乖乖的付了6000萬美元,最終取得了iPad商標使用權。
美國Tesla進中國大陸困難重重
上次在〈一個月蓋好一層樓 建築大師作品在我眼前成型〉文中提到,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即將登陸中國大陸,預計今年底要在北京朝陽區的「芳草地購物中心」的展間開賣。根據美國Tesla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表示,Tesla Model S電動轎車已經開始接受預訂,並且已開設官方微博。
為何美國Tesla開設的是「官方微博」而不是「官方網站」?
因為一位來自廣州叫做占寶生的人搶先好幾步(2006年申請,2009年通過)就註冊了Tesla Motors(特斯拉)中英文名以及商標,同時連網域名稱「teslamotos.com.cn」以及「tesla.com.cn」也歸占寶生所有,網路上甚至已經有中國特斯拉網站。
商 業模式一向依賴網路預定的美國Tesla所擁有的「teslamotors.com」並不支持中文以及相關的中文預訂作業;而美國Tesla在中國擁有的 商標權利僅僅可以使用於鐵路車輛、雪橇(車)、飛機以及船等商品,並不具有可以販賣以及製造車輛的許可。為取得商標以及名稱在中國的合法使用權,美國 Tesla向中國Tesla商標合法擁有人占寶生開出了200萬美元的價碼。
據占寶生所言,他所成立的公司並不是以出售商標為主,而是真的為了製造全中國最厲害的電動車。話雖如此,當美國Tesla開出200萬美元的價碼時,占寶生一口回絕了,並開出2億美金的商標讓渡金。他說,這是目前其他想要投資中國Tesla的所有資金總和。
除了和占寶生的商標、域名之爭外,美國Tesla還有另一個難題,那就是還未完成註冊公司的流程。直至今年八月初,流程僅僅走了1/4。究竟美國Tesla能否以預計的時間在年底前於北京開賣?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中國大陸 有本錢自己玩自己的遊戲規則
中國大陸快速成長的經濟,讓許多外國大企業紛紛來到這全球第一大的市場。但是和世界上許多市場不同的是,到中國大陸設廠設辦,有許多奇奇怪怪的規定,這樣的情況在汽車產業尤其明顯。
中 國大陸為了扶植本土的汽車廠商,要求外國來的車廠得和本土汽車製造行業進行一定的合作。例如:德國奧迪和中國第一汽車;德國福斯(中國大陸稱為大眾)和上 海汽車、一汽;德國賓士(Mercedes Benz)和北京汽車;德國寶馬(BMW)和華晨汽車;日本本田(Honda)和東風汽車、廣州汽車;台灣納智捷與東風汽車等,都是外國汽車品牌到中國設 廠並且和當地製造商合作。當然,這樣做的風險就是技術到最後就會落入對方手中。許多車廠明知道技術會被中國合作對象學走,但是仍願意和對方合作,為的就是 「分食市場」以及「搶佔先機」。
同時中國境內有許多本土企業財力雄厚,前幾年看見世界上有些破產的車廠,更直接藉由收購來獲得全盤的技術。吉利集團成立控股公司收購瑞典Volvo、北京汽車買下瑞典Saab生產線以及部分技術,都足以見得中國大陸積極的擴張自己在汽車產業的版圖。
和台灣的車市比較,中國大陸一線城市一個月的銷售量就可以抵過台灣全年的汽車總銷售量。就是這樣的環境,才讓中國大陸有本錢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雖然規則上不見得完全合情合理,但還是讓大家擠破頭也想來分一杯羹,這其中代表的利益恐怕在目前世界上其他市場難以望其項背。
解套 美國Tesla說什麼也要進入中國大陸
那究竟美國的「正牌」Tesla有沒有方法可以解套?
除 了付錢了事以外,美國Tesla有可能會採取的途徑是向中國商標局提出最近3年中國的Tesla並沒有針對商標註冊的部分,即「汽車製造以及銷售」進行使 用。事實上中國大陸商標局已經進行調查,若是商標持有者占寶生提不出商標的相關使用證據,那麼Tesla才有可能於中國大陸使用原本屬於自己的商標。不 然,美國電動車大頭Tesla就得面臨更名或是付錢的窘境。
在此之前,美國Telsa還必須搞定公司註冊流程。看來,想進入中國大陸,並且還是政府重點發展項目的電動車市場,美國Tesla還真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
相關閱讀:
一個月蓋好一層樓 建築大師作品在我眼前成型
「現實版鋼鐵人」 扭轉你對電動車的刻板印象
電動車大躍進90秒讓你再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