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另眼相看的Made in China! 來自中國的汽車品牌

甫於4月中結束的上海車展,那是一次我不代表任何媒體參加的一場國際車展。在展場上,我和一位認識多年、來自台灣車界的朋友相約見面,他半開玩笑地說:「來到上海車展,遇到的老朋友比在台北車展遇到的還多!」

Qoros觀致汽車首部量產車- Qoros 3 Sedan (攝於上海車展)

我陪著這位一年多不見的朋友,在上海車展足足逛了一整天。每到一個品牌,我們總會見到一、兩位來自台灣,但目前服務於中國大陸車廠的朋友。在一陣寒暄之後,我們問起彼此的近況。他們許多被集團派駐大陸多年,或是被中國車廠相中能力、經驗聘請而來。而同業間共同的看法都是:中國大陸早已取代歐美市場,成為世界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

2008年的金融海嘯,讓美國的三大車廠: GM通用汽車、Ford福特汽車以及Chrysler克萊斯勒汽車,受到巨大的影響,紛紛向華府求援。其中又以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受到的影響最大。通用出售了SAAB薩博汽車並且結束了Pontiac龐蒂克等數個品牌。克萊斯勒集團則是脫離了德國Daimler戴姆勒集團而轉投義大利Fiat飛雅特集團懷抱。

而此時的中國大陸,卻趁勢崛起。每逢單數年舉辦的上海車展,隨著中國大陸自2009年起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車市,加上自主、合資品牌的興起以及內需市場的連年增長,規模和市場超越了日本東京,已同逢雙數年舉辦的北京車展,發展成亞洲最重要的車展。以往的魔都車展,著重於市場銷售層面,豪車超跑紛紛至此找尋買家,往往車一展出,便已被貼上售出的標籤。不過近年來上海車展逐漸成為了眾家車廠展示技術和創新的平台,2013年的上海車展一共有全球近2千家廠商、1300多輛車參展、111款新車在此做首次發表,而單單是亞洲首發也有49輛。雖然許多車款都是來自中國大陸,不過這樣的規模已超越世界上著名的五大車展(註一)。

今年的上海車展亮點則是中國大陸成立的全新合資汽車品牌- 中國奇瑞汽車和以色列集團創立的:Qoros觀致汽車,以及Daimler戴姆勒集團和深圳比亞迪一同成立的電動車品牌:Denza騰勢汽車。 觀致汽車的創立,無疑地為世界車市帶來了一股不小的衝擊。有著來自中國銷量最大的自主品牌奇瑞以及以色列首富Idan Ofer主持的以色列集團,不難想像這個品牌擁有如當年美國職棒洋基隊重金打造的鑽石打線一般的國際團隊,光看副董事長石清仁Volker Steinwascher曾為北美Volkswagen執行副總裁、設計總監何歌特Gert Hildebrand則是前BMW/MINI設計總監便可略知一二,當然來自奇瑞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郭謙,更是這個品牌重要的幕後推手。

在展場中,我和朋友在觀致展台前駐足了許久,其間也見到來自台灣Luxgen納智捷汽車總經理胡開昌、副總經理曹中庸與觀致的高層人員進行交流。為何來自台灣的納智捷會注意這個新的中國品牌?這是因為觀致的首部產品擁有不輸德國車的工藝品質以及相對成熟的設計,同時也捉住時下潮流,將車用影音系統和社群媒體結合來抓住首次購車的年輕族群。當然更重要的是:觀致的首款轎車觀致3的價格帶為13至18萬人民幣,正好就落在納智捷剛要在中國大陸上市新車(註二)的價格區間,成為了納智捷在中國大陸的直接對手。

選擇在三月初的日內瓦車展做為觀致3轎車世界首發,觀致的意圖相當明顯:進軍歐洲車市。當汽車同業被媒體問到對於觀致這個來自中國新品牌以及新車觀致3轎車的看法,來自Volvo汽車,目前擔任品牌副主席的Hans Olsson表示: 「觀致3轎車的品質不凡,實力不容小覷。」而BMW的執行長Norbert Reithofer也表達出對觀致品牌的高度重視。

看著許多老牌車廠被新興車廠相繼併購(註三),這個主打中高價位的中國合資品牌能否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這是我和朋友心中共同的疑問。但是端看這個品牌已在日內瓦車展驚豔四方,數百家國際媒體齊聚在一個仍未銷售過任何一部車的中國品牌展台前,而新車觀致3轎車也獲得德國媒體評選為日內瓦車展的十大車型,並且成為日內瓦車展官方手冊封面,我想觀致需要的只是扭轉大家對於「中國製造」的刻板印象。

相較於2007年成立的觀致,Denza騰勢這個品牌更為年輕。成立於2010年,著眼於未來的中高端電動車市場。比亞迪這個有股神巴菲特投資並號稱已經取得電動車相關核心技術的集團,獲得了德國戴姆勒集團的青睞,雙方以各佔50%股份的方式成立騰勢,新車預計在今年年底舉行首發。和準備進軍世界的觀致不同,騰勢品牌初期瞄準的是中國大陸電動車市場。

已在今年開始獲利的美國著名新興電動車品牌Tesla總裁Elon Musk(註五)曾經表示:「就新創產業而言,汽車產業需要的資金非常的龐大,想要以貸款獲得資金並不容易。要成功,就必須有效的運用資金。」同時電動車產業和傳統汽車產業不同的是:誰掌握了電動車的核心技術並實行量產,誰就掌握先機。因此,全球第十大汽車製造商戴姆勒集團選擇了和以電池製造起家以及電動車方面有經驗的比亞迪合作。

和Tesla從美國矽谷出發不同,騰勢以中國做為電動車品牌初試啼聲的市場。不過騰勢和Tesla的相同之處,就是這兩個品牌皆是純電動車品牌。根據戴姆勒集團的推測,到2020年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市場會從現今的1萬輛成長到500萬輛。即將在2014年中於北上深三個城市上市的騰勢,看準的就是這個龐大的商機。

依照目前電動車發展態勢而言,中國大陸電動車的市場(佔全球電動車總量16%)仍然落後日本(佔全球電動車總量28%)以及美國(佔全球電動車總量 26%)。同時騰勢每年4萬輛的產能上也不若觀致的15萬年產量。騰勢若想以電動車開拓中國市場,光是打著比亞迪和戴姆勒的光環還不夠,還得靠中國大陸政府繼續廣設充電基礎設施和積極推動「減少對原油依賴」政策才行!

除了上述的觀致和騰勢外,中國大陸不乏外國品牌在當地設廠,街上看到的無論是奧迪、賓士乃至於寶馬都有旗下中高階車款的國產化車型。而即將在 2014年七月竣工的奇瑞路虎(Land Rover)常熟工廠,將會代工生產Land Rover旗下的高級休旅車Range Rover Evoque車款。

雖然中國大陸這一兩年來的經濟成長已漸趨緩,但是單就汽車產業而言,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從蠶食鯨吞到目前超越歐美,中國大陸在2008年開始掀起的這一波世界汽車展業重整中,早已搶佔了先機。然而以往生產山寨車(註三)和品質低落的中國車廠,在過去十幾年的摸索和透過與外國車廠合作之下,中國製造的品牌力已經逐漸提升。Made in China一詞在汽車產業,將不再只是廉價山寨車的代名詞。

註一: 世界五大車展- 北美底特律國際車展、法蘭克福國際車展、日內瓦國際車展、巴黎國際車展以及東京國際車展。其中今年初的北美國際車展,共500多輛參展車輛,首發車款僅50餘款新車。

註二: 納智捷於上海車展展出旗下新車S5轎車,將於7月於中國大陸上市,其價格在13萬至18萬人民幣之間。

註三: 2008 印度TATA集團收購原本屬於美國福特的英國老牌車廠Jaguar捷豹以及Land Rover路虎車廠。2010年中國吉利控股集團(中國吉利汽車母公司)收購原本為美國福特旗下的瑞典Volvo富豪車廠。皆是新興車廠併購傳統車廠的例子。

註四: 山寨車指得是中國大陸車廠模仿日本或歐美車廠的外觀設計,製造出的廉價車。著名的山寨車有比亞迪抄襲日本Toyota豐田汽車旗下Corolla所做出的比亞迪F3車型,而奇瑞汽車做出的奇瑞QQ則被指抄襲通用汽車旗下Spark車款。

註五: Tesla是一美國的電動車品牌。其CEO為著名線上付款系統Paypal創始人Elon Musk。除了Tesla以外,Elon Musk也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的創辦人。

相關閱讀:
來自上海 Qoros Auto觀致汽車

廣告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4 thoughts on “讓人另眼相看的Made in China! 來自中國的汽車品牌

  1. I’m extremely inspired with your writing skills and also with
    the layout on your weblog. Is that this a paid subject
    matter or did you customize it your self?
    Either way stay up the nice high quality writing, it’s
    rare to see a great blog like this one these days..

  2. I just like the helpful info you provide on your articles.
    I will bookmark your weblog and check once more here frequently.

    I’m relatively certain I’ll learn many new stuff
    right right here! Best of luck for the next!

  3. Hi there! I understand this is sort of off-topic but I had to ask.
    Does operating a well-established website such as yours require a massive amount work?

    I am completely new to blogging but I do write in my journal on a daily
    basis. I’d like to start a blog so I will be
    able to share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online.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kind of recommendations or tips for new aspiring bloggers.

    Thankyou!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